最近在做一个关于情商和说话的调研分析.把个人在总结过程中的一些看法分享出来
起因
主题的一开始导师给辨证的定了个:所谓情商高,就是会说话.让我们自己琢磨去
刚拿到这个题目的时候,念了遍题目,发现其实没大毛病的吗?再念第二遍.第三遍.相信我.第5,6,7,8遍的时候,会发现越来越不对劲.从逻辑上来讲,不是特别的通.反推,甚至感觉有些荒诞.
但是导师说,你们自己下去准备吧,咱们到时候定个日子,集中展示下.
既然导师说了集中展示,那么一定不会是简单的泛泛而谈.这里面有什么值得我们深刻思考的.
起初,原本以为简简单单的从表象去寻求本质,然后总结给出一个方法论就万事大吉了.
可是当我讲义已经准备好了之后,才发现.是不是太完美了.太过于没有瑕疵.以至于有点失真了呢?
思考
在平时的社交中,我们是真的真心喜欢走近哪些看起来,完美无瑕的人吗?难道我们不是因在温暖的日光下,坦率且放松的露出自己的缺陷而感动吗?我们真的喜欢,完美的东西带来的恒波回应演化到最后而成的冷漠吗?
主笔身边有很多人,他们都是公认的情商很高的人,在平日里聊天,谈到最多的还是无可奈何.跟他们聊天的时候,绝不是因为情商高取得成就,或者跟别人关系极好而产生的满足感.跟他们聊深了,会发现,他们有时会感到孤独反而会倍感自由.可以完全放开枷锁,放下自我,认真的看清自我,甚至放纵自我.
他们说,人前完美,人后就得自己承受哪些空洞.即使,再好的朋友,总有些话,因为观念不合,或者为了保护自己.或者其他因外部条件的不合适,总是选择妥协.一点点的就变成了成熟稳重,做事老道,跟我说话很温暖.
最后不得不苦笑一句,原来自己的人生本来不用承担这么多,在成长的道路上不断的学会保护自己,免受伤害.对,是,自己变得强大坚强.新伤旧伤成了华丽的盔甲.
你们承受那么多,慢慢变成了生活的强者,站在高处,承受那种深深的孤独感.当你们找不到另一个慰藉的人,你们凭何物去温暖呢?
逻辑
好了,不煽情了.说点逻辑性的.
众所周知,高情商,确实非常非常有用,无论是在处理事务还是处理关系都非常有用.试想一下,都有哪些合适的能够代表他们那个level的职位,或者称号:"公司的好领导","知心大姐姐",不拉不拉等等.
劝劝你
但是有没有这样一种感觉,他们大多数(不敢说全部,就是因为我就是那种,明明情商很高,还装傻子,想过过傻福)都失去了热衷于打破常规的劲头.或许是岁月磨平了棱角.但是.但是.但是.真的想要这个样子吗?
所以呢?情商高的人,不是富有心计,就是被生活所迫后自我保护后的常态.
我们都喜欢打破常规世俗枷锁的少年,这个世界或许是需要更多的情商高的人来维持常态.但是青年同志们,我们可以提升自己的情商,但真的没有必要那么高.做到,善解人意,宽容他人,悦纳自己,真的就够了.其他时间好好追逐自己梦想.孤独就享受自由.不孤独就享受拥有.握住简单的人间的快乐.
期待
最后反问一句?谁不想在阳光下自由自在呼吸,大声呼喊.尤其是追逐过高情商这个虚晃一枪的我们?
情商高其实没啥意思,做一个余秋雨先生笔下的成熟但不失人生乐趣的人吧
成熟与幼稚的区别
余秋雨
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
成熟是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
成熟是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
成熟是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
成熟是一种不理会哄閙的微笑
成熟是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
成熟是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
成熟是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