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几乎是一直出现在我们的身边,无论是在名胜古迹处,还是各种的课本中,他无疑是影响最深,也是最久远的。
狂人,有人这么称呼他,是啊!狂人,无法被打垮的狂人。无论是封建的制度,还是不同时期的迫害和恐吓,他一直在那,不近不远。
我敬佩他,在那个年代,可以放弃科举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可以出国接受新教育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可以对抗旧社会,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们的旧社会像一只不会吃饱的饿狼,一直在一直在努力的给人们灌输着一点一滴的意识,一点一滴的错误的意识。这时候有人能站出来,能为孩子们呐喊,能“救救孩子”。
他先是拒绝了科举,又是出了国,又是经历了一大堆曲折有坎坷的求学路,最后还是为了了却自己的夙愿去学了医,为了自己的父亲,和自己过不去的心。但是这时候革命开始了。他又一次迷茫了,自己的路在哪里,又怎么去实现呢?最终还是选择了笔杆,用这个武器去抗争,去抵御。革命的势头越来越浓,他也愈来愈参与革命。他一路走着,看到了旧社会,看到了种族,看到了政府,看到了劣根性。觉醒去唤醒,决定去敲醒中国的大门。
引用《人间鲁迅》引言中的一段话。“鲁迅是巨人。他不是帝王,不是将军,他无需挥舞权杖。作为旧世界的逆子贰臣,唯一他的人格和思想,招引了大群年轻的奴隶。他把对于民族和人类的热爱卖得那么深沉,乃至他的目光,几乎只让人望简直比现实的愤怒的火焰。”“在他身后,自然要出现大大小小的纪念会、石雕、铜像、以及传记。可悲的是:当再度被赋予形体的时候,这个始终屹立于人间的猛士,却不止一次的经过有意无意的铺垫与厚饰成了奥林匹斯山上的宙斯。”是啊,光是仅仅靠鲁迅先生一个人是远远不够的,虽然他是一个伟大的战士,但战士始终会败给一些奇妙的东西。他虽然是一笔为武器的,但是有一些深层次的东西不是靠用笔把一层层得知穿透就能够治愈或者根治的。我没有否定的看鲁迅先生。只是担忧。走了这么多地方,去过了不是文人墨客的故居,和不少已经通达的景点,很多处都有鲁迅先生的铜像,但每一处都缺少了先生俯首甘为孺子牛的文学熏陶。
我希望国家是变得越来越好的,现在的我们虽然做不到像鲁迅先生一样,那么伟大和努力,但我们毕竟是下一代,中国的未来。我们有信心,我们能做好。狂人不狂,只有在认对了自己的方向,和逐步实现方向的方法的时候,才会有矿的勇气和信心。人间的鲁迅,只是一个普通的人,只是一个可以在夜半开始工作,去唤醒每一个人沉睡在记忆深处的一份真诚的伟大的人。敬先生,为了现在一样的在半夜有感的我,和这个社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