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常春藤共读前

常春藤共读前

作者: 明尧如玉心 | 来源:发表于2018-04-30 19:11 被阅读0次

    郝晓东:  第一章 讲了 动作(以后发展为思维的运算)处理的是数理逻辑经验。

    第二章讲的知觉(以后会讲到表象、记忆)处理的是思维的形象方面。

    皮亚杰认为:思维的形象方面与运算方面都起源于感知运动活动。

    发生认识论认为,除遗传的本能行为以外,全部知识都来自这两类经验。

    一种经验为逻辑数学的经验。

    皮亚杰经常举的逻辑一数学经验的例子是他的一位数学家朋友的经历。这位朋友小时候有一次在沙滩上玩耍,他把十个卵石排成一行。他发觉无论从哪端开始数都是十个:然后他又把他们排成另外的形状,数出来的数日仍然不变、他感到十分惊奇。

    皮亚杰认为,这件事对我们成人来说很是平常,但对儿童来说是一件了不起的发现。他证实了加法交换性的存在,石子的总数不依赖于计数的次序。

    这一认识不是由石子本身提的,“交换性与总数不变”不在石子之中。交换性和总数不变这类知识不是石子本身所固有的,而是存在于儿童的思维中,儿童只有在他反省多次排列石子的动作之后才能得到。还有一类经验是物理的经验。所谓物理的经验就是主体个别动作所产生的有关客体位置、运动和性质的经验.它所形成的是关于客体本身的知识。  主体通过物理的经验,获得了有关客体的知识。例如,儿童通过作用于客体的动作,知道“毯子是柔软的”、积木块是有一定重量、“一根又长又细的金属棒是能够弯曲的一等等。 经验知识构成了人的认知的重要部分。在皮亚杰看来,所有的知识都是源于儿童动作建构。

    物理经验就是关于物体和事实的物理属性(如:大小,形状、颜色,重量等等)的知识。在操作(作用于)物体时,儿童通过感知而获得物理知识。譬如,一个儿童在玩沙子,他可能把沙子由一个容器例入另一容器,用手去感觉它,甚至把它放入自己的口中。经过诸如此类的动作,儿童便发现和建构起有关沙子的知识。于是活动经验便被同化进图式中。

    以上是第三章以前的知识。

    第二章讲知觉的发展。

    和什么经验有关?与物理经验有关。

    皮亚杰认为从分析研究出生婴儿的知觉开始,并续而研究整个感知运动阶段的知觉,这将是合适的。但研究出生婴儿的知觉非常困难。所以皮亚杰决定从一些侧面,如知觉常性、知觉因果性、场效应、知觉活动等与感知运动活动的关系来研究整个感知运动阶段儿童的知觉问题。

    一、知觉常性包括大小常性和形状常性。

    我先来说说大小常性,什么是大小常性,这个起源于什么?大小常性是指远处的一个客体尽管明显变小了,但在知觉中任然保持着原来的大小。大小常性产生于婴儿的抓握活动,依赖于掌握图式的协调(大约在6个月左右出现,第二阶段)。这个很容易理解的 一个客体的大小在视觉中是由变化的(近大远小),如果离开手的抓握,你怎么知道这个东西没变呢!离开了抓握活动图式就不可能有大小常性。由此事实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大小常性虽然具有知觉性质,但它起源于感知运动图式。再看形状的常性。形状常性是指对一个客体的常见的形状知觉,而不管这个客体因远近不同而引起的透视上的差异。那这两种常性与永久客体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这两种常性产生于永久客体之后。如:把一只奶瓶倒过来给一个7个月大的婴儿,婴儿不容易把瓶子倒过来吮吸,此时婴儿还没有形成永久客体图式,所以对奶瓶还没有形成形状常性。当婴儿9个月时,不管奶瓶以何种方式递给婴儿,他和容易转过来,因为9个月时儿童已经形成了永久客体图式,所以形状常性依赖于永久客体图式的建立。永久客体图式一旦建立,就不断的帮助构造知觉常性,并使之得到改进。再次强调:知觉归根结底是由感知运动图式产生。

      二, 接着看知觉的因果性。

    感知运动的因果性起初我们称之为“魔术性因果关系”,它以主体的动作为中心,而同所有的空间接触无关。相比之下,在不接触或远离的客体的情况下,而获得知觉的因果性是非常困难的。结论是:感知运动的因果性不能从知觉的因果性产生。儿童的知觉因果性比起成年人来更依赖于物体的接触情况。皮亚杰认为在感知运动中后期儿童的智力出现了两个重大突破。第一在九个月左右儿童开始产生永久客体图式,大约2周岁左右,逐渐完善。这一图式是同现实世界的整个时间空间有直接关联的。这一图式的建立摆明儿童可以把客体放在一定的时空关系中去认识。第二,十八个月到二十四个月之间发生了一个“哥白尼”式的革命,主体在动作水平上解除了自我中心状态。这意味着儿童不再以自己的身体作为一切事物的原因,他已经能够在一定的时空关系中客观的认识客体之间的关系。这两大突破使儿童对客体世界认识客观化和空间化了。只有在这个基础上,依附于物体空间接触的知觉因果性才有可能。一个例子:知觉的因果性依赖于物体接触 ,是物体接触时产生的感觉。 A 碰到 B 后,B 动了,认为 A 是 B 动的原因,这是知觉的因果性。如果哪天 A 从斜面上滑下没有碰到 B,但B动了, 那就奇怪了。所以在不接触或远离的客体的情况下,而获得知觉的因果性是非常困难的。所以,感知运动观念与空间接触无关,知觉因果依赖接触。

    第三个主题:什么是场效应?

    当刺激物每隔0.2—0.5秒闪现一下,儿童眼球凝视刺激物,不发生焦点变动的情况下的视野中心,就是场效应。皮亚杰认为,场效应仅仅提供了大致切确的知觉,因为瞬间知觉只能看到物体的一部分。在注视一个尽管是极其简单的图形时,在每次简单的一闪眼间只有一个很小的面积能清楚的看到,不可能在同一时间内看到每个事物。神经心理学证明,视觉最清晰的区域是视网膜中央凹。当眼睛注视客体时,即使是一个最简单的刺激物,在它闪现的一瞬间,它的各个部分也不可能全部落在视网膜的中央凹上。在眼睛和刺激物短暂的接触中,必然有一部分刺激视网膜中央凹的外部区域。落在中央凹区域的刺激形成比较清晰的视觉,落在外围区域的刺激形成的视觉是模糊的。但是肢体不但有视觉的中心效应,也有解除中心的过程,由于主体连续不断的探究客体(连续不断的眼动),注视中心会移到其他部分上去,客体的各个部分都依次成为视觉的中心,这样就减少了由场效应所引起的视觉错误。你想一想 有一个人站在你对面,你是如何认识他的吧。你不可能一瞬间看到这个人的全体吧?你只能先看到某一部分, 比如脸。然后眼球转动 看到他身体的其他部位。这说明你知觉一个人的外貌靠的就是眼球动作。

    最后一部分:知觉 概念 运算

    皮亚杰从知觉常性、知觉的因果性以及知觉活动等方面面表明了知觉对感知运动图式(以后是运算图式)的依赖性。但这并不是说,知觉在认知中不起作用。相反,皮亚杰认为知觉在认知过程中起到与图式不同的作用。知觉从形状、形象、造型等方面描述事实。皮亚杰把认知分为形象的和运算的两个方面。知觉属于形象的。认知的两个方面在认知的过程中具有不同的作用。认知的形象方面表明已发现的客体和事件的状态,而运算方面是这些状态的转变。先说明 这里的智慧、运算、认知、图式等都是同义词。知觉提供材料检验,但是在什么地方注意,收集什么样的知觉材料,则是内在图式的作用。皮亚杰在重视知觉材料和经验内容上与经验主义者相同,但认为经验材料的获得离不开智慧的引导,这使他与经验主义者区别开来。大家想一想与“白板说”的差异。

    以上是第二章的内容。梳理了一下,便于今天第三章的讨论。估计读起来比较烧脑。不是因为难,而是大脑缺乏训练。

    李宏:晓东[强][强]我最近只读了前言

    郝晓东:最后是皮亚杰的记忆理论。大家在晚上共读前,最好能细读以上内容言部分,接不上,抓紧看

    郝晓东:长期看微信浅显通俗文章、图片,如果不警惕,会损害大脑信息加工能力。这对专业研究者是致命的伤害。第三章 信号性或象征性功能。这一章 关键是理解表象。那么,表象是如何形成的?

    李宏:是的,必须警惕

    郝晓东:第三章

    表象是什么时候出现的?知觉是什么时候出现的?表象是形象方面的第二个环节,皮亚杰认为表象是“一种内化了的模仿的结果”。它比知觉出现的要晚,大约在感知运动的末期,最简单的表象才出现。就时间顺序而言,表象比知觉出现晚,比运算智力早。把知觉与表象进行比较,可以看到二者都具有形象化的特性,即他们都可以从造型方面描述客观现实。皮亚杰认为表象不是外部世界的简单模仿,表象的形成与知觉一样都需要内在图式(运算) 的参与。比如:对于同一样事物,人们在内心的表象也不尽相同,表象的形成需要运算的参与。表象没有获得运算所具有的守恒、可逆这一本质的特征,于是把表象排除在理性思维之外,使它与知觉为伍。儿童几乎生下来就有知觉,那为什么要到了近2岁感知运动的末期才出现最简单的表象呢?按照皮亚杰的观点,这种时间上的落后只能这样解释,表象一个结构比发现(知觉)一个结构更为困难,如果表象的理解比知觉更困难,那么表象中一定包含了新的结构。表象的产生实际包含了知觉所不具有的新的建构,这一建构不是从知觉中抽象的,而是由于图式控制下的信号功能和运算活动促成的。知觉活动从内容上为表象提供一个感性实体。所以表象至少受两种力量的制约,一种是知觉提供的客体材料,另一种是思维运算。皮亚杰认为,表象的形成依赖于信号性功能。那么,什么是信号性功能?所谓信号性功能是指儿童具有应用一个“信号物”来代替某些事物的能力,从而使这些事物成为一个被信号化了的事物,而且这个“信号物”是被分化了的,并能引起表象。那么信号功能是如何产生表象的呢?皮亚杰认为表象是通过四种几乎是同时出现的信号性功能产生的。这四种功能按照其复杂程度依次为:延迟模仿、象征性游戏、初期的绘画、初期的语言。什么是延迟模仿?看到某个情境后,根据自己的方式模仿或呈现看到的情境。最初的模仿是感知运动时期的直接模仿发展到原型消失后的延迟模仿,这种延迟模仿构成了表象的开端。通过延迟模仿产生了表象以后,就成了内化的模仿。直接模仿—延迟模仿—内化模仿。模仿是表象的先行。就构成表象的这四种信号功能本身的关系来看,模仿是最主要的行为模式,象征性游戏、绘画都是以模仿为基础。语言不是儿童自己创造的,但有一点肯定的是语言也必须通过模仿过程才能形成。

    第二个 象征性游戏

    象征性游戏与模仿的区别在哪里?象征性游戏是儿童期最常见的游戏,它以延迟模仿为基础。象征性游戏是儿童期最常见的游戏,它以延迟模仿为基础。 不过模仿和象征性游戏所产生的表象是不同的,前者主要顺应外界原型的表象,后者则是按照自己的好恶产生的表象,它以同化为主。皮亚杰认为儿童不得不经常使自己适应于一个不断的从外部影响他的由成年人的的兴趣和习惯所组成的社会世界,同时又不得不经常的使自己适应于一个对她来说理解的很肤浅的物质世界。象征性游戏可以缓解这种情感上和认识上的冲突。在象征性游戏中,现实被儿童同化到儿童的图示中,儿童成为世界的主人。在象征性游戏中儿童需要通过模仿来产生表象,以此来完成自己的同化,但是这种表象已经经过主体的需要而改造,与模仿的表象相比已经面目全非了,有了主体的创造和虚构。

    第三个 绘画

    绘画是信号功能的一种形式,它被看作是象征性游戏和心理表象之间的中介。从它的愉快功能来看好像是象征性游戏,从它的力求模仿的现实来看,又好像是心理表象。

    第四个 语言

    在表象形成的过程中,语言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表象与知觉之间一个最显著的差别是知觉被限制在直接的空间和时间上,并与眼前的客体发生关系。而表象是超时空的,并且不完全依赖于眼前的事物。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一种信号性的功能来代替具体事物。语言就是这种型号功能的一种。与其他信号性功能相比,语言更一般,它完全是社会性的产物。就其具有促使表象产生的功能而言,主要是指初期语言。

    皮亚杰认为,这四种信号性功能的性质是不同的,它们的复杂程度也在逐渐递增。但是共同作为信号功能,它们之间也有明显的统一性,这就是它们都能唤起当前并未知觉到的表象。

      模仿和象征性游戏是通过动作表明了它们以某些原型的形象为前提。绘画是通过儿童绘制的画面把儿童内心呈现的客体形象表现在外部的纸面上。而语言则是通过语句唤起了已经消失的物体的这种内心表象。信号性功能或者说表象 比知觉的优越性表现在哪里?两者对比,信号性功能使思维成为可能,因为他给思维提供了无限广阔的应用领域,而感知运动的动作和知觉活动则局限于极狭窄的范围。信号性功能是以种种信号物代替具体事物的一种能力,他之所以能够产生表象,是因为它使主体摆脱了具体事物,和狭窄时空的限制,为思维增添双翼。另一方面,信号功能又受思维的制约,皮亚杰指出,如果没有作为智慧特征的结构体系的不断协助,任何模仿,游戏,绘画、表象,语言,或甚至记忆,都不能得到发展和组成,信号功能受思维尤其是认识图式的制约,这说明表象的产生,只有在主体的认识图式发展到一定水平——使信号功能能够出现的水平上才能产生。总之,表象的产生既依赖知觉提供的感性材料,依赖信号性功能,更依赖思维形式的建构。

          接下来,再看表象的分类与发展。按照结构分可以分为再现表象和预见表象。只限于唤起先前知觉过的情景是再现表象。再现表象分三种类型:静态,运动,和变形。再现表象的三种类型与一定的运算水平相适应。皮亚杰多年来在四到十二岁的儿童身上进行了大量的实验表明“儿童在前运算水平的心理表象几乎完全是静态的表象。他们再现所观察到的运动或变形的表象时具有一系列的困难。比如:小棒运动表象实验,把一根细长的棒一端固定,然后使它绕固定的支点旋转90度,让儿童在小棒运动停止后描述小棒的运动轨迹。尽管事先告诉已经告诉儿童,小棒的一端已固定,并让他看到小棒的运动,但7岁以前的儿童还是把轨迹描述为直角。好像这根棒的运动仅指开始的位置以及终点的位置。儿童实际上不能指出从开始到最终位置的运动过程,也就是不能再现木棒从起点到终点的运动表象。说前运算阶段的儿童的表象具有静态性质,这绝非言过其实。因为这一阶段的儿童即使目睹了物体的运动过程,也只能产生在开始和结局时的状态。儿童只能表象他能理解的东西,由于前运算阶段的儿童没有可逆和守恒的概念,运动过程对他来说是不可思议的,他们只能考虑物体的静止状态,而忽略它们的变化。他们的认识被束缚在事物的一些具体状态上,而不能表现状态的转变过程。转变的结果只是一种状态,而转变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前者是静止的,不需要守恒和可逆,后者是运动的或转变的,需要可逆和守恒。所以转变和变形的表象只有到了具体运算阶段以后才出现。

    最后看表象与思维运算的关系。表象与思维的关系和知觉与思维的关系基本上相同。皮亚杰指出:运算的或变形的再现表象都依赖于运算,因此通过运算儿童才能理解这些过程。因此,心理表象的形成不可能发生在理解之前。这是表象依赖于运算的嘴有力证明。表象具有象征的的性质,通过表象的象征性,人们能够理解语言,如父亲的形象,使人对父亲一词有了认识。表象使语言具有立体感,并与语言所描绘的事物有一定程度的相似性。有种观点认为:“纯粹数学的发展是一个逐渐摆脱表象的过程”。纯数学,在一定发展水平上和现象世界脱离,并且作为相对独立的东西,按自己固有的内在规律发展。比如 :微积分或函数 这些纯数学的发展已经脱离了具体的表象。但是,由于它是从这个世界来得来的,并且表现了世界的某些联系,所以它才能够成为人的思维的一种形式。这样,在纯数学的创立过程中,表象也起到一定的作用。从儿童思维发展进程的过程中,也可以得到同样的结论,当你说4时,闪现在儿童脑海里的可能是四个苹果或四支铅笔,儿童认识数是从具体事物开始的,也只有到了认识的较高水平,才能摆脱具体事物,用符号数字进行思维。

        最后是皮亚杰的记忆理论。大家在晚上共读前,最好能细读以上内容。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常春藤共读前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tktr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