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很多年前我就发现,过年其实才是检验家庭是否和谐的节点。
平时没时间,过年放假呆在一起,柴米油盐酱醋茶,锅碗瓢盆交响曲,三观不合,催婚逼婚,考试成绩,保健品,起床气,走亲访友……难免勺子碰锅沿,难免一言不和纷争即起,难免磕磕绊绊。
有个朋友多年前就说过“最愁过年”,他们家人每逢过年必吵架,矛盾总是爆发在最应该欢乐祥和的时刻,显得很诡异。有一年两个哥哥甚至摆出了大打出手的阵势,更令她对过年回家又期盼又害怕。
过了正月初五,很多企业陆续开工,再过十几天,也快开学了。对不喜欢甚至是痛恨过年的人来说,是个解脱。
放假期间,很多人处于被嫌弃被鄙视的地位。其实嫌弃、鄙视这种事往往是“彼此彼此”。我有自知之明。昨天我发朋友圈说假期结束,用了个普大喜奔的表情。
你嫌弃孩子“晚上不睡早上不起”,他嫌弃你叫他早早起床,明明才早上9点,你说快中午11点了;你嫌弃孩子不收拾房间不帮着做家务,他嫌弃你唠唠叨叨没完没了;你嫌弃老公总是在沙发上葛优躺,他嫌弃你过年也不让人轻松轻松;你嫌弃父母剩菜剩饭吃了上顿吃下顿不讲卫生,他们嫌弃你不会过日子……
放假期间,我因为嫌弃女儿“到处是你的长头发”,被反嫌弃“就你事多”。
噗嗤一笑后,我问她:“你同学是不是也有被嫌弃的?都因为什么?”
行李箱里带了一堆臭袜子回家。妈妈一边洗一边嫌弃。
睡懒觉到中午不起,被嫌弃。
不吃早饭,被嫌弃。
不看书光看手机,被嫌弃。
不出门不下楼,被嫌弃。
不洗脸不梳头,被嫌弃,还有不洗脚的。
不跟大人去亲戚家拜年,被嫌弃……
她试图证明“我都没把臭袜子拿回来让你洗,你还嫌弃我?”
我说,赶快开学滚蛋,眼不见心不烦。
假装自己代表了一部分父母的心声。
这种嫌弃也可以看成是假装,毕竟在爱的范畴,被许可、可忍受的范围之内。
很多人这个年过得不开心。
改编一句名人名言,“开心的人都是相似的,不开心的人各有各的原因”。
有人因为一份剩菜。
当媳妇的过年去婆婆家里,很多人还是会表现出自己的能干的,朋友小安就是。擦桌子抹板凳,炒菜做饭伺候一大家子的人吃饭。她看到菜橱里有盘前一天剩菜,白菜炒豆腐,犹豫了一下,就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倒进了垃圾桶。
犹豫是知道婆婆“会过”,可能会心痛,迅速倒掉是因为健康常识告诉她,剩菜里含有大量的亚硝酸盐,特别是大白菜,不能吃剩的。
结果吃饭时,婆婆想起那盘剩菜,要热热再说。得知被扔了,脸一下拉得老长,嘟囔她不会过日子,自己一辈子都这么过来的,身体好好的,就你们事多……
气氛一下子就不好了。
小A默默不吭声,幸好老公站在她那边,说大过年的这么多好菜,就不应该吃剩的。
虽然生活条件好了,但生活习惯和认知层面存在差异,仍然会导致这种矛盾和不愉快的事情发生。
有人因为保健品。
大年初一,朋友小仲在微信上跟我聊了很久,关于保健品。
因为我曾在朋友圈及文章里表达过到保健品传销及对保健品营销机构的极大愤慨,他知道我父母是买过保健品的。
即便权健倒了,即便官媒都在宣传“保健食品不保健”,即便很多保健品机构已经有所收敛了,某些生活馆已经关门停张甚至转型了……仍然有被洗脑多年的老年人执迷不悟。
因为不给父亲买保健品的钱,他被扣上“不孝”的帽子。这件事已极大程度地影响到了家庭和谐,他说:大过年的,郁闷到“不想活了”。
我转发了一些文章给他,让他也打印出来,尽量去说服。包括《我是怎么骗老年人买保健品的?》《“我就算卖狗屎,他们也会心甘情愿去买!”到底是什么让老人趋之若鹜?》等等。我建议他打12345电话投诉。很多人说“不管用”,我都告诉他们打的人多了就管用了。
我还把另一个深受保健品之害的朋友对我说的话进行了转述:
关爱自己的父母。哪怕真的“话不投机”,也要多给父母一些关爱。
现在,你是在和那些传销机构、保健品营销组织的骗子“争夺父母”。他们比你更得父母的信赖,是因为在你父母退休、年老后的时间里,他们比你付出了更多的时间,对你的父母进行了更多的陪伴、“关心”和“爱护”,他们比你的态度更好,更有爱。
还有最重要的,即便父母无法改变,也要过好自己的人生。
有人因为逼婚。
假期没结束小颜就回了北京。
过了这个年,她就34了,眼看就到了很多招聘单位都嫌弃的“35岁”这个坎儿,弟弟家的孩子都快5岁了,她还是单身一人。还“没找到主儿”,还“没把自己给嫁出去”这件事,已经变成连续多年来的炸雷,每每会在过年时炸响。
父亲去年说的话,“再找不着对象就别回来了”还在耳。一晃又一年。她在父母的唉声叹气里,结结实实地感受到了嫌弃,那不是假装的,父亲当着她的面说,她把他们的脸都丢尽了,说他们在亲戚朋友面前抬不起头,好像她在外面做了什么见不得人的事。
小颜很识趣地说公司有项目提前开工,没等年假结束就走了。
离开家的那一刻,她说,她冒出一个“再也不回来了”的念头。想起有本书的名字叫《为何家会伤人?》她觉得自己伤害了父母,也被父母伤害着。
……
我在朋友圈发了条征集:这个年你过的开不开心?
绝大多数的人,过得很开心。也有很多人,过得很不开心。
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没有谁可以负责给我们好心情。
不管我们喜不喜欢,年都已经过去,不管我们愿不愿意,年还会到来。
周而又复始,一年又一年,我们还是要开心一点地过。哪怕一地鸡毛,哪怕生活是一团麻有解不开的小疙瘩,我告诉自己:
所有的,所有的经历,都值得珍惜;所有的挫折,都是你的必修课;所有的不开心,都是你的果……要努力,过得开心一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