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读诗 | 柳絮二阙
2018-02-01
柳絮二阙(选一)
宋·韩琦
絮雪纷纷不自持,
乱愁萦困满春晖。
有时穿入花枝过,
无限蜂儿作队飞。
【注释】
1、韩琦(1008—1075),字稚圭,安阳(今属河南)人。天圣进士。正直敢言,曾一次劾罢宰相、执政四人。与范仲淹共同防御西夏,有“韩范”之称。执政三朝,迭任枢密使、宰相,封魏国公。
2、二阙:二首。
3、絮雪:白如白雪的柳絮。
4、不自持:意谓自己把持不了自己。
5、春晖:春光。
【简析】
白雪一样的柳絮,乱纷纷把持不了自己,春光中,到处缭乱飞愁,萦绕倦困,何其的轻薄孟浪啊。
诗一起笔,作者就大手笔勾勒了一幅絮雪迷蒙、漫天飞舞的景象,把我们带入了暮春三月、柳絮飞飞的时节,然而作者的笔非凡笔可比的地方在于,在如此的烟景中,作者内心早已认定那柳絮是个轻薄儿,因此行笔之中,便尽量把我们向这个方向去引:
“有时穿入花枝过,无限蜂儿作队飞。”
有时它会从花枝穿过,那么到底是它穿越花枝的飘逸身姿,还是它因此沾惹了花朵的芳香,这个还不是很清楚,总之我们看到无数的蜜蜂儿,作队群飞追逐,那么这蜜蜂儿又到底是想把柳絮儿捕捉、俘获,还是仅仅被柳絮儿的沾香吸引,这个同样也不太清楚。
想没想起一个词,招蜂引蝶,只不过这里的主体和客体潜在发生了变化,不再是男性公子哥儿,招引女性之蜂女性之蝶,而是柳絮这一鬼精灵的小女儿,去招引男性之蜂男性之蝶,不要小看这一变化,诗人的不同寻常之处,往往在于妙笔一点化,那些成语、俗语、常用语,就在诗作中获得了鲜活的新生命力。
如果说前两句提供了一个宏观勾勒,那么后两句就提供了一个细节具化。没有这个细节,宏观总觉空虚、泛泛,而有了这个细节,宏观立即活灵活现、生动有趣,而这无疑又来源于观察和想象,观察提供了一个不一样的客观世界,想象则提供了一个不一样的主观世界,两个不一样叠加在一起,就诞生了一首不一样的诗,很多流传千古的好诗就是这样来的,不是吗?
![](https://img.haomeiwen.com/i8619049/a6ec7f33eb427ea2.jpe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