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回聊轴人轴事儿,聊了泰山路的交通,今天咱聊一聊长江路。
长江路被称为这个小城的长安街、样板路,路宽了,平了,汽车就跑得快了。这不是好事吗?可是轴人办事就是轴,他不这么想。
长江路上有个重要机关,门前画着黄色网格线,当地人称这里为大院。这院里的人办事就轴,他觉得来大院开会办事的车辆多,进进出出,都是来为人民服务的,万一把人民群众撞了可不是小事儿。
轴人想问题总和常人不一样,他不提示自家的车出入慢一点,而是想办法让大街上的车辆行人慢下来。于是乎,在宽敞的长江路上安装了三条密集的减速带。你不慢下来试试,能把你从汽车座椅上颠起来。
古代有皇帝御赐的“下马碑”,那也就是个交通信号,提醒官员前方进入步行街,禁止鸣锣开道。对贩夫走卒,肩挑贸易的没有限制。减速带可不一样,到此不仅是文官下轿,武将离鞍,百姓也要颠三颠,可不管你是卖葱的卖蒜的,卖苹果鸭梨儿的还是卖鸡蛋的。

大院的后门位于昌兴道上,后门不仅常年不开,就连昌兴道也被两道铁桩子堵着。大概是告诉人们:此大院不仅不开后门,而且连走后门的路都给封了。

大院的职工上下班不走后门可以,可后门对着的是一家幼儿园,每到接送孩子的时候,永盛大街和昌兴道交叉路口必堵。

别的城市出行都以快捷高效为目的,可这里的人就这么轴,平坦的马路偏要设减速带,隔离墩儿,其实你也别嫌费时、费油、费车,人家这不是担心你车快了容易出事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