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我们仨》

《我们仨》

作者: 爱丽是松儿 | 来源:发表于2017-07-31 18:10 被阅读7次

可能是最近上海的天气太过炎热,并且温度久高不下,就算在空调房里呆着整个人心都是躁动的。想找温暖治愈的文字来读,就又重新找出《我们仨》。

每次想到这本书,都会想到杨绛先生的那句话: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言语中透着感伤和无奈。正是这样,才说明钱钟书和钱媛对她的重要。

看过一本书中说,三角形是最坚固和平衡的。正因为这样,我们三才显得那么珍贵。

与其说这是一本书,不如说是杨绛先生的回忆,自己对自己的呐呐自语。书里既没有什么华丽的语言,也没有大道理可讲。整本书里就是描述发生在“我们仨”之间的故事,那些小事,在杨绛先生眼里看来都是值得回忆的事,永远存在脑海里的事。

“我们仨”的前提是“我们俩”。钱钟书和杨绛的一辈子,既是互相搀扶的夫妻,又是一起学习的好朋友。两个人都爱书,在学校里成绩相当好。后来杨绛跟随钱钟书出国留学,一边照顾着钱钟书的起居,一边到图书馆看书。那一本本外人看来晦涩难懂的书目,对她来说却无比珍贵。钱钟书更是爱书如命,将外国文学按照年代分类,一本一本读过来。书是他们的共同语言,注定要在一起一辈子。

虽然两人都是读书之人,却不木讷。两人在国外并没有过多地交际,只因想把更多的时间放在读书上。有时候吃完晚饭,拉上窗帘,两人相对,一人捧着一本书就这样读起来。书中杨绛先生说,如果我们想休息,就出去散步,我们把这称为“探险”。谁知道在途中会发生什么有趣的事情?这个习惯也一直保留了下来。

他们也难免争吵,可是争吵过后,两人都觉得索然无味。此后便约定有不同意见都各退让一步,毕竟是夫妻,谁赢了谁又如何呢?

然后有了圆圆。杨绛说,我想让女儿像钟书。她的愿望实现了。

圆圆也爱看书,聪明伶俐又懂事。在童年的时候经历了战争,全家总是颠沛流离的,但是圆圆却乐在其中。钱钟书和杨绛平和的心境、爱书的态度,一直影响着圆圆。

杨绛先生在书中的描写,让人觉得她更像个孩子。她怕鬼,圆圆不怕。每每要穿过一个黑黑的小弄堂,都是圆圆陪着她,让她有了力量和勇气。

文化大革命的时候,是最考验人的时候。“我们仨”被迫分离,每个人都被分去了不同的地方,好在把柄不多,批斗过程没有那么惨烈。文革结束重新分配工作的时候,杨绛先生很担心“我们仨”会再度被分开。当得知圆圆被分到家附近当老师时,杨绛先生松了一口气,“我们仨”终于又能团聚。

读到这里的时候,想哭。到底父母在,我们应不应该远游?圆圆因为可以留在父母身边而开心,杨绛先生也因为圆圆可以离得近而喜悦。在这个我们都想往外走,出去看看的时代,“我们仨”显得那么珍贵。

要是“我们仨”能永远在一起就好了。可是“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杨绛先生在钟书和圆圆相继去世后,独自一人生活,她说,我们三个还是走散了。

那又怎么样呢?您和钱钟书、圆圆有那么多美好的回忆。并且还留给我们这世界上最好的“我们仨”。足够了。

相关文章

  • 《我们仨》读后感

    相亲相爱的我们仨,血脉相连的我们仨,无法分割的我们仨。 我们仨经历了人世间诸多苦难,最终却没换来诸多幸...

  • 2017.04.27“最美不过绛书恋”

    《我们仨》 1.①我们俩老了 ②我们仨失散了(思女儿,思丈夫) ③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回忆“我们”仨) 2.我们仨...

  • 我们仨

    我们仨 这个我们仨不是杨绛先生的《我们仨》、不过呢、也是家人、尊敬我杨先生、 我一直想写关于我们仨的所有小事件、每...

  • 我们仨

    我们仨不是杨绛先生的“我们仨”,我们仨是地地道道的三秦汉子,是妥妥的画乡人。我们仨都是农村孩子,有着相似的童年,却...

  • 生活中的思念——我们仨

    《我们仨》 仨念“sa”。 仨汉字拆分左边“个”,右边“三”。 我们仨:三个不同人,又是统一的整体。 《我们仨》是...

  • 我们仨  第二部

    第二部 我们仨是谁 我们仨是谁?我们仨暂时还算不上一个集体,并非如杨绛先生笔下彼此之间都亲密无比的《我们仨》,但于...

  • 《我们仨》读后感

    《我们仨》

  • 2018-04-03

    我们仨!!!

  • 彩云易散琉璃脆——读杨绛《我们仨》

    我们仨

  • 我们仨:(一)招财记

    我们仨:(一)招财记 我们仨:(二)叫你名字你敢答应吗? 我们仨:(三)爱吃嘴的家伙们 民间有个说法:多抱小孩(尤...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我们仨》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trrl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