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周末,做了大菜,儿子出差,便想着给儿媳宝宝送一点过去。虽说住的并不远,但天气太热,孩子来回晒太阳,便骑车送过去。
我就是这样一个人,宁愿自己辛苦一点,尽量给他人带来便利和开心。
出了电梯,看到了楼道公用垃圾桶旁一辆红色电动车,很眼熟哦。仔细一看,真是夕宝的。
这个电动车是她还不会走路时买的,可以家长推,宝宝也可以脚踩踏板自己骑行。最让宝宝喜欢的是,能自动播放音乐,这个车使用率还是相当好的,邻居的小孩们也喜欢坐。
转眼宝宝能自己骑自行车了,不再喜欢家长推着了,但自己骑行不好控制速度,这个车就不使用,搁置了很久。
如果是以前,看到这么好的车扔了,心里肯定不开心,甚至会拿回来,保存起来。
但此刻我内心平静,走到门口,虽然我可以指纹开锁,但还是举起手来敲门,这是儿子家,进出是得有界限的,这是我最近养成的习惯。
敲了好几下也没有听到儿媳的声音,不在家吗?
再次用力敲,听到了夕宝的声音:妈妈,有人敲门。
儿媳还是没有应声。
妈妈,我听见有人敲门。
夕宝又喊了一声。
原来儿媳在厨房洗碗,水流的哗啦啦,外面声音听不见。
夕宝真的长大了,当我推门进去时,张开双手来拥抱我,所有的累和不快都融化啦。
我对宝宝说,宝贝,看到你把那个电动车放到垃圾站啦。
“嗯”
“你把自己不能用的玩具,放出去,让需要的小朋友耍,好棒哦!”
“扔了旧玩具,就有地方装新玩具啦,宝宝真聪明”
这句话,是我今要读了一篇文章里面学到的,如果不是看过那篇文章,我可能会捡回来,包包好,放在家里,不说珍藏,也会保留一段时间。
但最终还是会坏掉或扔掉。这让我想起前几年,我收藏了一些朋友家娃娃比较贵重的玩具,想宝宝能用到。结果,存放后,都会老化,不美观不说,很多都不能用了。
断舍离宝妈就做的非常好。
宝宝小时候的玩具,宝妈经常清理,破损的扔掉,能用的送给同事或朋友了,不好送人的就在闲鱼上卖掉了。这样宝宝的玩具区始终都是清爽的。
宝宝现在看到以前照片,有时也会问,我这个玩具呢?我这本书呢?幸好现在数字科技时代给她记录了这么多成长中的点滴,记得自己曾经玩过的玩具。
我们会告诉她,这个是你的第一个玩具,这个是你最喜欢的玩具,这个是开发手指灵活的,这个是磨牙的……
现在的小孩真是太幸福了。
扔掉那些玩具是为了腾出空间放新玩具,以后宝宝要自己做整理,做到断舍离哦。
对小孩从小培养断舍离,不要像我们因为从物质匮乏的年代走来,什么都舍不得,总觉得有一天会用上,结果满屋堆积的都是过期的杂物。
时代变了,意识变了,思想行动都要跟上呀。
《瓦尔登湖》中写道:“一个人,只要满足了基本生活所需,不再汲汲于声名,不再汲汲于富贵,便可以更从容,更充实地享受人生。”
“加”代表着拥有,在生命成长的前半程,人生需要可劲儿地装天下万物。
一个人在前半生是用加法生活的!就是需要不断地从这个世界上收集他所需要的东西,比如经验,财富,情感,名誉等等。但是人生总是欲望太多,背负太多的东西。
没有无成本的占有,你所占有的东西,同时也在占有你。随着人生阅历的增多,追求也会越来越多!物质的东西越多,人就越容易迷惑。
聪明的人,都会“断舍离”,从小培养这样对意识,让宝宝的人生清爽自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