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不怕不爱 - 草稿

不怕不爱 - 草稿

作者: 赤谷子 | 来源:发表于2019-10-17 15:01 被阅读0次

短暂的斯德哥尔摩效应

国外的斯德哥尔摩效应,同中国的为虎作伥,心理如出一辙。斯德哥尔摩效应是指受害者爱上或依赖施暴者,比如被劫持者爱上绑匪。为虎作伥是什么意思呢?被老虎咬死的人反过来帮助老虎害人。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奇怪的心理特征?在施暴者一方,你要足够残暴或专治,而后施以小恩小惠。受害者一方则要信息隔绝,并且要在施暴者极度凶残之下,失去自我,感到无法控制自我命运,从而主动交出自我。

正常情况下,我们以为这两种心理状态完全不可思议,其实就在我们身边,在我们的生活当中,非常普遍。

比如老师与学生的关系在某种特殊情况下是这样。在小学初中阶段,若老师强悍到剥夺学生的自我,这时,在学习生活中再给予一点什么恩惠,那么,学生会认为这就是极好的老师,学生也难以与平等相待的老师成为至交,这就是北方所说的,棒子加白面的方法,大概就是利用这个心理。

再比如,家长和孩子的关系在某种情况下也是这样。孩子也和小学生一样,均在一段时间处于完全信息封闭的状态,并且无法掌控自我,只能主动地交出自我,那么,当他面对家长的打骂,她是无助的,无奈的把生死存亡,只能交给父母交给抚养者,他的成长阶段提心吊胆,充满了害怕。然而,毕竟是父母,所以要施予,而这时,孩子对父母的依赖就代替了爱,以自己的温顺去祈求施暴者的爱。

所以就成就了我的题目,不怕不爱,因为怕,所以爱。这样的孩子长大了,不知道去爱真正爱她的人,也不懂得分辨。零尊严的人是可悲的,小心守护孩子,不要成为施暴者,更不能让孩子,换上了斯德哥尔摩综合症。因为怕,所以爱,因为不怕,所以不爱,就失去了爱的真谛!

当然,当三年后,学生离开老师,18年后,孩子离开父母,这种情况就会发生一些改变。让这种老师与父母抓狂的是,他们继续使用的恩威并施并没有起作用,就只有发出时代变了,孩子不好带了的感叹。实际上,给孩子造成了一生的伤害。

不怕不爱 - 草稿

相关文章

  • 不怕不爱 - 草稿

    短暂的斯德哥尔摩效应 国外的斯德哥尔摩效应,同中国的为虎作伥,心理如出一辙。斯德哥尔摩效应是指受害者爱上或依赖施暴...

  • 不怕 - 草稿

    我什么都不怕,怕死我就不来人间。 怕老我就不往下活,我觉得今天的自己是最年轻的。 怕困难我就不用一生去践行目标。 ...

  • 不怕你不爱我

    我在寻找你眼中的我, 里里外外没有一点线索 我的心无异于被流放在那远方 再想哭也要微笑 自尊有时候比天还要重要 有...

  • 大学四年的时光是一个投资自己的过程

    “我们从不怕失败,就怕不爱自己” 丨韵颊丨 ...

  • 数到第6根白发 心里第999根白发 不怕你不爱我 怕你说从来不曾爱过 不怕你不爱我 怕你说感情已经变了 从不觉得感...

  • 关于爱情

    我从不怕你不爱我,我只怕你明明不爱我了,却还跟我在一起

  • 絮絮叨叨

    我不怕 喜欢的人不喜欢我了 我也不怕 爱我的人突然不爱了 我怕当我习惯一个人在我身边的时候 他突然消失了 我不爱亲...

  • 七年之痒

    恋爱的时候,天不怕地不怕,就怕你不爱我,突然放开对方的手,没有往下走的勇气。而婚姻里,同样怕的是你不爱我,你忘记了...

  • 胃肠感冒,不怕! - 草稿

    一到冬天,小盆友就爱生病,儿童医院已经人满为患了,还好,我的两小只没有恐慌,不用担心生病去医院。 从哥哥出生后,为...

  • 纪念一场终将逝去的灰色

    爱人是很卑微的,很卑微的,如果对方不爱你的话。 ——张小娴 保存了几个月的草稿。逝去的...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不怕不爱 - 草稿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tszy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