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来聊聊儿童的最后一组对立表现。
3. 健忘的儿童 与 习惯绕着某个事打转转而走不出来的儿童。
换句话说是:缺乏想象力的儿童与想象力丰富的儿童。
这里是广义的想象力,它代表着所思考的内容、回想与记忆。
比如:想象力丰富的儿童,若老师上课时说了一个重要的事,他们会牢牢记在心里,整节课都会一直想着这个事,不再注意其他的事情;
学校里也会常常看到:某些孩子,因为某个事没有被其他小朋友认可、理解或支持,他会一直在这个事情上,走不出来,或者反复去游说,或者自己一直闷闷不乐、得不到解脱。
相反,想象力缺乏的儿童呢,老师所说的话,就像过筛子那样听过就忘。 我们会常常遇到一些孩子,放学还没到家呢,就把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给忘的干干净净!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而且现实中这样的儿童人数越来越多呢? 简单的说,这和幼儿的生命体发展的是否完善有关,也和生命力量能否正常转化为思考力量有关。
那么,怎么帮助到他们呢?
对这两种对立表现都通用的方法,是安排呼吸练习:吸收、定住与放松。如此一来,孩子才能开放自己,容纳新事物。
想象力丰富的孩子对他所想象的东西无法释怀,不能摆脱这种强迫思维,可以借由运动及新鲜空气的帮助,让脑筋稍微流畅一下 ;也可以在写字时注意不要让孩子停留在某一个字上,要让他真正流利地一直写下去; 唱歌也是一门动的科目,主动唱歌对想象力丰富的孩子能有很大帮助,整个身体通过自主活动而彻底振动,被阻塞的想象能力松开而再度流动起来!
而缺乏想象力的孩子,难以让想象力动起来。老师家长应以所有的爱心与细心,教会他学会运用感官,因为思维会通过感官感知到的印象,而成为可记忆的想象。
帮助这类孩子细心观察、仔细倾听都是可行的方法,包括倾听音乐。
(全文 结尾)
(有这方面需求的家长,为了交流的更充分,请留意通知,参与近期我们的线下交流会~慢慢成长教育社群线下交流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