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梅曾亮《管异之文集书后》注評

梅曾亮《管异之文集书后》注評

作者: 河滨散人 | 来源:发表于2024-05-06 18:49 被阅读0次

《古文辭初编》总第25篇,序跋類第17篇

【原文】

  曾亮少好为骈体文,异之曰:“人有哀乐者,面也,今以玉冠之,虽美,失其面矣。此骈体之失也。”余曰:“诚有是。然《哀江南赋》《报杨遵彦书》,其意固不快〔痛快〕耶?而贱之也?”异之曰:“彼其意固有限,使有孟、荀、庄周、司马迁之意,来如云兴,聚如车屯[聚集],则虽百徐、庾之词,不足以尽其一意。”余遂稍学为古文词。异之不尽谓善也,曰:“子之文病杂,一篇之中,数体驳〔混杂〕见。武其冠,儒其服,非全人也。”余自信不如信异之深,得一言为数日忧喜。呜呼!今异之亡矣,吾得失不自知,人知之,不能为吾言之。余虽学日从事焉,茫乎不自知其可忧而可喜也,故益念异之不能忘。

  异之卒于道光十一年,其明年,今安徽巡抚邓公〔邓廷桢〕刊其遗文,命曾亮为之序,乃书畴昔之文语集后,以志吾悲。

  【注释】

 管异之:管同,字异之,江苏上元县(今南京市)人,与梅曾亮同为姚鼐弟子。

骈体文:又称骈文、四六文。起源于汉、魏,形成于南北朝。文体的形式以对句为主,讲究对仗和声律,整齐而富有节奏感。骈文之弊在于华而不实。

《哀江南赋》:北周时庾信作,是骈文名篇。文中结合身世,描写社会动乱,悲悼梁朝的覆亡。

《报杨遵彦书》:南朝时陈朝文学家徐陵作品,也是骈文。徐陵与庾信齐名,世称“徐庾”。

相关文章

  • 梅曾亮《士说》注评

    总第7篇论辨类第七《士说》 【原文】 求栋梁者必于木,而木不皆栋梁者也。其不材者,且不得与萑蒲竹箭比。其实异,其名...

  • 梅曾亮《韩非论》注评

    总第8篇论辨类第八《韩非论》 【原文】 太史公谓韩非引绳墨¹、切事情,悲其为《说难》,而不能自脱²。嗟夫!非之为《...

  • 《山海经》:物换星移几度秋·海经(二)

    东晋郭璞在《注<山海经>叙》中说:“世之所谓异,未知其所以异;世之所谓不异,未知其所以不异。何者?物不自异,待我而...

  • 明清小品文选 03

    【梅曾亮 观渔】 渔于池者,沉其网而左右縻之。网之缘,出水可寸许;缘愈狭,鱼之跃者愈多。有入者,有出者,有屡跃而...

  • 为我的简书文集“瘦瘦身”

    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在简书后台,我竟然建了十几个文集。 这些文集的名字也起的乱七八糟的。 曾经的我,思想如此之...

  • 【霍氏春秋】《李文亮列传》

    李氏文亮者,辽东渤海人也。文亮生五年,有大志,父母异之。及弱冠,举太学,入国子监,游学荆襄,修杏林之术。 ​越七载...

  • 批評之別——讀通札記(1128)

    讀文白對照本《卷104》,感:1、批評之別。通覽歷史,俯瞰古今,批評別人,被人批評,難以避免,無法逃避。竊以為是,...

  • 岁尾迎新

    岁末红火起,年来喜气及。 日新梅朵笑,月异霜鬓稀。 斟茶赋笔意,把酒对吟诗。 几许闲来到,惜春醉柳堤。 【注】拜读...

  • 宁海访古:那个生活在梅涧旁的人

    摄影、文:胡新亮亮 凡读《资治通鉴》,必绕不开胡三省的音注。《通鉴》因音注而成全璧,绝非虚言。胡三省,字身之,因居...

  • 【竹之情】

    年少,曾听岁寒三友。松、竹、梅。看想松之洁,竹之清,梅之傲。 于松竹梅中,我独爱翠竹! 少年,孤陋寡闻。对于竹,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梅曾亮《管异之文集书后》注評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uaff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