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单位内一条小河浜一侧,近两年中的11月,就会播种油菜。去年的油菜长势喜人,到3月底4月初就形成了一条金色长廊,煞是好看。然而,今年的情况似乎形势不容乐观。
上一次见到小河浜边上的油菜还是1月15日,这次再见已经相隔了一个多月。还没有到食堂,看到一窝油菜绿油油的,也比较高,还抽出了菜薹(见图1)。但是,朝前走几步,就发现情况不妙,绝大部分油菜与一个多月前没有什么两样,稀稀拉拉的,还有许多地面还是裸露的,油菜似乎是刚刚出苗,部分叶片红中带黄,一副病恹恹的模样(见图2、3)。
在这个当口,即使岸边的垂柳、樱花树和作为灌木的迎春花依然显现出冬日的萧瑟,倘若油菜是绿油油地覆盖地面,加上正在开花的梅花,那也是极为养眼的。可惜,低矮、稀疏、委顿的油菜错失了它在这个当口应有的风采。
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种窘境?许多人会想到自12月16、17日开始的两个多月中三次出现的大幅度降温。去冬今春的这两个多月,全国许多地方冰雪雨不断,可谓一反之前许多年暖冬的常态,并对许多植物也构成了伤害,油菜便是其中之一。江汉平原在过年期间,就出现了两次冻-雨,外加暴雪,在老家种地的四弟就直呼油菜损失很大,其他如自留地里的蔬菜中大多数品种也是备受打击。
就沪上而言,虽然冰雪极为少见,偶尔落雪,也是极为温和,但总体上温度比较低,最高温度10度以下,最低温度0度以下的时间比较多,而且温度还常常出现剧烈波动,这也不利于油菜生长。
不过,在同样的温湿度环境下,油菜地里也可以看见有几棵油菜明显是“鹤立鸡群”,而且开出了黄花(见图4)。这我就有点纳闷了,何以会有如此分别?
(拍摄于2024年2月28日)
图1 图2 图3 图4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