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大清怎么就成了新中国呢?——《现代中国思想的起源》读书笔记15

大清怎么就成了新中国呢?——《现代中国思想的起源》读书笔记15

作者: 老高故事 | 来源:发表于2022-07-07 09:38 被阅读0次

第十四章 知识的分化,教育改制与心性之学    一战引发主体性转向引发了现代科学知识的分化。科学不能独自成为提供社会变革的范式,知识分子必然重新思考“道德”—政治的,社会的,个体的—基础。因此,在文化上,通过在与西方文明的对比中,建立中国文化的主体性,否定西方文明的普世性;更重要的,在知识上,通过“科学”与“人生观”的二元分化,伦理学,心理学和其他人文科学逐渐从自然科学的体系中分化出来,从而否定科学公例或科学规则的普遍主义。在知识领域重建人的主体性。知识的“分化”导致人生的意义,道德的本质,心理和情感的本体不再建立在文化的价值及其制度实践中,而需要到心理学,伦理学,美学等知识领域中寻求答案。    在科玄论战中,中体/西用,东方文化/西方文化已退居其次,代之而起的是科学/玄学,物性/心性,理性/直觉的对立。这些对立是超越文化差异的对立,是无论在东方还是在西方都存在的对立,是宇宙的固有模式,是一种元对立。基于这些元对立而发生的结论不是针对某一种文化或某一社会的结论,而是对于整个人类文明的。中国,还有世界各国都已卷入现代世界的“全球化”历史进程,面临现代世界面临的“普遍问题”,其核心是如何在一个系统中保存个体的自由。这些“普遍”问题需要“普遍”的知识形式来表达,从而实现文化认同。不待言,这种“普遍”的知识形式会使得传统知识形式失效和中断,也会表现为外来的历史及其知识形式成为“我们”自己的。现代中国正在经历的,正是这样一次中断与重启,外来与融合的旅程。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大清怎么就成了新中国呢?——《现代中国思想的起源》读书笔记15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ugub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