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清怎么就成了新中国呢?——《现代中国思想的起源》读书笔记6
- 大清怎么就成了新中国呢?——《现代中国思想的起源》读书笔记1
- 大清怎么就成了新中国呢?——《现代中国思想的起源》读书笔记2
- 大清怎么就成了新中国呢?——《现代中国思想的起源》读书笔记3
- 大清怎么就成了新中国呢?——《现代中国思想的起源》读书笔记15
- 大清怎么就成了新中国呢?——《现代中国思想的起源》读书笔记11
- 大清怎么就成了新中国呢?——《现代中国思想的起源》读书笔记12
- 大清怎么就成了新中国呢?——《现代中国思想的起源》读书笔记7
- 大清怎么就成了新中国呢?——《现代中国思想的起源》读书笔记8
- 大清怎么就成了新中国呢?——《现代中国思想的起源》读书笔记5
上卷第二部 帝国与国家 第六章 内与外(二):帝国与民族国家 这章讲的是晚清之际,由西方列强自海上带来的一整套现代国家关系体系给传统中国的朝贡体制和“天下”观念带来的冲击。由此带来了第二组中西观念的比较,即天下与帝国。帝国在西方学术语义中是和现代国家的基础——民族国家相对的,被认为是落后的,腐朽的一种国体。而清朝也因为其自身的帝国属性而同样被归入与奥斯曼土耳其以及沙皇俄国同样的帝国范畴。但是汪晖借由魏源的思想(《海国图志》)和晚清制度变革的史实相结合的写法,强调清朝的帝国建设和现代主权国家的建设是有很大的重合的。也就是中国自秦以来深厚的郡县制传统导致清朝自发地剪除蒙古,西藏,台湾,云南等边疆的分裂势力,逐步地由多元制度并存(或云一国多制)而变为郡县一体的大一统国家。这一点在西方列强到来之前已经开始。西方列强带来的更多的是国际关系准则的变化,即将清朝复杂的朝贡体系打碎代之以简单的形式上平等的主权国家之间的交往。要强调的是,这一种简单的交往在之前的朝贡体系中也有,但是比较弱的一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