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论文,已经知道要做什么事情了,但是自己一直拖延不去做,似乎有一种抵触情绪,并不是真的难,我去认真的做是可以解决的,而是我的态度非常消极,根本不想投入精力去做。就像一个厌食的孩子被逼要吃东西一样。
在社会偶尔见到一些非常敬业的人,即使做着最简单的工作,也对自己的工作充满了热爱。销售阿姨会把她的柜台擦了一遍又一遍,把货物摆得很整齐,你能看出她对这份工作的热爱。守门大爷会认真的值岗,并且为自己的工作感到自豪。他们不会自怨自艾为什么我没有从事别人那样的好工作,没有抱怨他们所干的事情,而是觉得自己的工作有很重要的价值。这就是所谓的敬业吧,敬业精神在现在社会简直是凤毛麟角。我们更多的在意自己的喜好,动不动就跳槽换工作,没有人对自己的岗位的尊敬和热爱。
我们的电影电视小说总是宣传英雄伟业和小人物的日常。但是我们绝大多数只不过是个小人物,我们有英雄情节,觉得他们所做的事情才是有意义的,我们不过是为了生存。觉得自己所做的事情是如此一文不值,所以我们也不会认真对待自己的本职工作吧。把一份简单的工作做到极致,这个是我们要追求的吧。
如何做到匠人精神,首先就要对自己工作的认可吧,不管是保洁阿姨还是写字楼的白领,我们对自己的工作心怀感恩,兢兢业业。但是这样是不是会阻止我们进一步获得提升呢?我们古话说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但是想当将军的士兵必定不会觉得士兵是一份很好的工作,是他要逃离的工作,而将军才是他喜欢的,这不会让他日常就多了很多的烦扰吗,觉得自己处处怀才不遇,觉得自己之所以没有做好一个士兵是因为自己更适合做将军。有种身在曹营心在汉的感觉,当下和未来该如何统一?也许我们应该让自己做好现在的工作,对于未来就让它顺理成章的发生吧,这样是否少了一些进取精神?
是什么让我们从内心开始否定自己的工作?是升职无望,所以我们从心底否定这份工作,从而就不会有撕裂的感觉吧,会安慰自己是这份工作毫无意义,而我也懒得去升职而已。我们把这个结果合理化,而眼前的做不好,情有可原吧。
想起刘永好的女儿刘畅,她在采访中说我要继承家业,而我想做的是关于美的事情,因为自己比较爱美。我要做的和我实际想做的东西不统一的时候,我们就会在内部有一种分裂的感觉,总觉得现在所做的事情不是我喜欢的,就会有各种拖延和抵触情绪吧。并且人脑一旦认定了某个观点,就会不断的为这个观点找证据,不断的验证说:看吧,这份工作真的不是我喜欢的。
我们不热爱自己的工作,我们为了完成任务而工作,所以处处都觉得不是自己想要的吧,所以就很难去做得很深,因为我们的抵触情绪阻止我们去深入探索了。我们总是说不爱自己的工作,但是当别人问我们热爱什么呢?我们又答不出来,或者答案很天真,根本不切实际。我还没有想出很合适的方法,去调整自己的心态。至少我可以看到,那些做得很好的人,对自己的工作都是从心底认可的。像阿加西那样讨厌网球而又一次次问鼎冠军的恐怕是少数吧。并且他最后继续坚持,是觉得生命就是忍受痛苦,是为了挣钱去建立特许学校。这些都是折中的方法吧。最终也不是因为热爱打网球,而是因为网球是实现他人生追求的一种手段而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