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句老话说的是极其好哩,曰:“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在不同的地域里面,自然就会有不同的方言文化,“理发”也同样是这个样子的。首先要去说清楚地一件事情,那就是——在北方地区,或者国语闲话当中“理发”这个词语,来到上海方言闲话当中就叫做“剃头发”。还有的就是——在国语闲话当中的“理发店”,一律都被叫做“剃头店”。上海人对于理发人员,不管是男性还是女性,一律都叫做“剃头师傅”。
在人的一生当中,有着诸多最最重要的头等大事,其中之一要属剃头发这件事情。除去个人在生病时可以任由医生摆弄以外,也只有在剃头发时才心甘情愿、不限时间的任由剃头师傅摆弄,才不会生气。
至今还能清楚地去记得,在本人就读小学时、在某次上历史课的时候,曾读到过这样一段历史史实,当我们国家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入关时,在清初对于汉族人的发型是很不满意的,要求所有的汉族人都要仿照满族人的生活习惯去剃发易服。满族人的法令规定男性剃头发时,一定要剃去前额和四周围,还要留存头发编成辫子垂放在后脑勺,而且大家都要去遵守这项规定的,留发者不准留头,留头者不准留发。这道法令颁布以后,以及强制性的缘故,不但加剧了清初民族之间的矛盾,而且还遭致广大汉族老百姓的反对与反抗,一致都认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乃是孝之始也。因此触发了江南地区江阴、嘉定、苏州老百姓的抗清斗争,许多老百姓誓死不从,都付出了血的代价。
因自身欢喜阅读的缘故,曾读到过一篇剃头趣闻。至于文章的作者是谁已记不清,只记得说北京人是如何剃头发的,还说在北京剃头发是有区别的,还要去区分“男子部”和“女子部”。本人是土身土长的上海人,在上海市是不会这样去细分的,男女是混合在一起剃头发的。
本人是出生于上个世纪70年代的末期,被大家称之为“70后”,依旧还能清楚地去记得,在本人上小学时、每次去剃头店剃头发的时候,没有不排队的,而且每次都要去排队的,只是在排队的时间上有差异而已,人多时,排队就会长一点点,人少时,排队时长会少一点点。在本人的小时候,尤其是还未成年的男孩来说,剃头发的头型基本上全都是以板寸头为主,只要是剃发至耳根以上,还只要是整齐干净就行。
在我们那个时候,为什么要去剃这个头型呢?!皆因为父母亲的要求呗,还因为当时国家和个人都是处在计划经济的年代里,每家每户的收入,不仅是相差无几的,而且收入也是不多的,一样去剃头发,若是去剃一个板寸头的话,可以减少剃头发的次数,能为家里省点钱。
仍然难以去忘怀的一件事情就是——在我们那个年代过来的男小孩和女小孩,基本上在头上都有生过名字叫做“老白虱”这样东西的。那么,什么又被叫做“老白虱”呢?!其实它是一个沪语方言俚语词语哦,它翻译成普通话的意思就是指“虱子”,在头发里面生有各种虱子。当代的小孩,无论是男小孩,还是女小孩,基本上已没有人生过虱子。
本人在那个时候、在头发里面也同样是生过老白虱这样东西的,记得生老白虱的时候,是在读小学三年级的时候,而且时间还是在接近夏季快要放暑假的时候。在当时是没有其他办法的,也没有药物治疗法的,唯一可行的一个办法,那就是——赶紧去剃头店把头发剃剃干净。
还记得是母亲陪我去剃头店剃头发的,寻觅有好几爿剃头店,剃头师傅都不愿剃这样的头发,就因为剃头师傅听到头发里有老白虱。老白虱这种东西会传染给其他人的,他们或她们生怕剃过这种头发以后,害怕在剃头工具上也沾染老白虱,无论怎样去清理,也是清理不干净的,一旦传染给其他顾客,那是了不得的一件事情,顾客会找剃头师傅算账赔钱的,像这种得不偿失的事情,自然是不太愿意、不肯去操作!
最后,被我们寻觅到一家离本人学校有半公里之远的一个老式剃头店,里面的一位老师傅则是愿意剃这种头发的,当他向我们询问是否要汏头时,母亲很知趣的对剃头师傅回答道:“能够帮忙剃一下头发已算是很好了,汏头发这件事情还是算了吧,我们自己回去汏头发!”……
在通常情况下,剃头店里会在墙角边放上一条条长凳子,前面的顾客在剃头发,后面那些还没有轮到剃头发的顾客,则坐在长凳子上等待。他们或她们在等待的时候,剃头师傅还会送上人民日报、解放日报、文汇报和新民晚报等各种“申报纸”让顾客去翻阅。【备注:上海人是有这样一种习惯的,一律把各种报纸称之为“申报纸”。】当轮到自己要去剃头发的时候,便会很自觉地把申报纸转让给后面的顾客们去翻阅。
就在那个时候,不管剃头店是大还是小,还专门开辟出一个小角落,在小角落里会放置一个书报架子,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面,书报架子全部都是用木头制作而成的,到后来才被置换为不锈钢和铝合金的。
那么,对于像本人这样的一个小男孩来说,如何去消磨排队与等待的时间呢?!最最好的一个办法就是——观看男人剃头发的程序。
同样是在那个时候,那些成年男子剃头发通常有如下三道程序,分别就是:剃头【发】、汏【头】、刮【胡子】。对于成年男子来说,尤其是那些年龄达到中年年纪以上的男子来说,如果只是去剃一个板寸头的话,也是这三道程序哩,【备注:上海人把“洗头”称之为“汏头发”。】
在这剃头发的三道程序当中,自认为最最重要的一道程序就是——刮胡子这道程序哦!那些剃头师傅们会率先把大扶手靠背椅斜放【备注:大约呈现的是135度角。】并插上插销固定住,然后再用软毛刷沾上事先调制好的肥皂泡沫涂满脸颊,接着用一条滚烫的热毛巾敷在脸上约三、四分钟左右,其目的是为了让胡子变软,易于刮胡子。在热敷的同时,剃头师傅把一把锃锃亮的剃须刀在一块牛皮布上来回嚓、嚓地磨几下,最后才沙沙地刮起胡须来。那优美的姿势、熟练地动作令我至今都无法忘怀。
现在剃头发和过去完完全全是不一样的,以前的“某某剃头店”,当时间走到现如今,一律都被升级为“某某美容美发厅【院】”,原先对于那些剃头人员一律叫做“剃头师傅”,到了现在,则一律被更改为美容美发师或造型师,亦推出了星级美容美发厅【院】、星级美容美发师或造型师。现如今对于剃头发的服务理念与服务手段,也不再是仅限于过去的老三样“剃”、“ 汏”、“刮”,剃头发的内容已是变得五花八门名目繁多。有:造型设计、除皱纹、吸油脂、付里子烫发等等……真可谓是不胜枚举!
【备注:①:文章为作者原创;②各种老上海理发店和理发工具均来源于网络上;③:感谢原创图片。】
杜老倌侠客居(陆伟)写于2009年04月15日星期三晚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