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近在微信公号里提出,面对客观存在的难题,“智胜”,方可“制胜”.
这个道理同样适用于防身自卫。
先看一篇文章的节选:




划了红线的这几个字,要强调再强调,展开来说就是:眼观六路、耳听八方;胆大心细、临危不惧;即决即为,毫不犹豫;因势而变,后发先至;该逃则逃,绝不犯傻。
我曾经玩过电脑版的Monopoly,我不买地皮,不买房子,不买酒店,只买军火,最后囤积了大量的核武器,正当我面带狞笑按下发射键时,系统怀着沉痛的心情告诉我:“不好意思,您的核武器统统过期了!”
我的狞笑大概就这样:

然后就变成这表情:

教训是惨痛的。什么教训?光有力量却不识时务,倒霉的是自己。
在街头遭遇施暴者,你不得不设法脱身时,功夫也许重要。如果你有胆有力,具备碾压对手的能力,那“功夫”也许可有可无。
但必不可少的是“审时度势”。
同一篇文章还说:
That said, if you put an untrained person in a cage with a boxer and gave me $100 in gambling credit, I’d go all-in on the boxer. After all, combative skills are combative skills and a cage fight is a cage fight. But in the street, the untrained individual could have a switchblade, or a sidearm, or some friends lurking nearby.
个案一(1):
大学同学老姚,天不怕地不怕。有天在南京街头遭遇一群二五郎当、满嘴“我日”的“邪头”。他瞟了他们一眼,对方就破口大骂:“我日你妈,看什么看?”(翻成英语就是"What the f*** are you looking at?" 当然这样的问题,最理想的回答是: The f*** I'm looking at is a m***erf***er. 但由于提问者肯定很凶,一般人不敢这么回答,只能沉默。)
对方骂他的同时,还朝他脸上吐了一口唾沫(写到这里,我心想,幸亏当时没有新冠病毒)。
老姚抹掉脸上的口水,一声不吭,继续走路。
事后他说:好汉不吃眼前亏。如果我有任何反应,就是一场血战,我在那个瞬间掂量的结论是:我必输。
个案一(2):
还是老姚。这件事老姚只告诉一人:差点成为我徒孙的拳击手LZG。结果LZG又告诉我了。应了老姚的一句话:秘密嘛,一个人是铁门,两个人是木门,三个人,没门。
事情是这样的:老姚在上海一个弄堂小面馆吃面,见几个小瘪三调戏一位姑娘,他越看越气,“掂量”了一下,觉得自己有优势,可以“搞”他们。于是走过去,让小瘪三们跟他到外面练练。
对方围成半圆形,对着他。他瞅准其中一位,冲过去,抱住、别腿,撂倒,动作很快,干净利落,其他人刷的一声,全溜了。
个案一(题外话):
还是老姚,所以都归于“个案一”。
有天课间休息,两个小班的男同学聚在走廊里瞎聊,老姚把手搭在我肩上,说:阿季瘦归瘦,力气不小,练武会有出息的。我也把手搭到他肩上。同学们起哄,让我们表演表演。
我跟老姚相互搭肩,下腰,对峙,构成超稳结构。两人暗暗使力,力相抵,超稳结构纹丝不动。
让我想起小学课本里这个故事:

我顺手翻成英文:
TWO RAMS
From the east end of the bridge comes a ram;
From the west end of the bridge comes another ram;
On the narrow bridge they meet
But neither wants to give way like a little lamb.
So ram, bam, thump and splash… into the river they both slam!
还好,我和老姚没扑通。
我知道老姚在想什么。我的力气跟他的力气不在同一个量级。他真的发力,就能一举打破这个恐怖平衡,然后......阿季落花流水,没面子了。
僵持了二十来秒,他站起身,说:阿季果然厉害!
众人败兴而散。
个案二:
高中我们班最能打的,是小秦。不是小顾。小顾自称练过长拳,但从来没见过他的实战功夫,在小秦以一当十的那场战斗中(见下文),小顾在小秦重返宿舍时,出手挡住几位追打小秦的人,为小秦“就位”赢得了时间,当时小顾的手法是两手握拳,向前平伸,抵住对方双肩,同时反复警告:“我练过长拳,我练过长拳,不要逼我,不要逼我!” 对方刚吃过小秦的苦头,有点发怵,又不知小顾的底细,没敢对小顾动武,小顾见小秦就位成功,就放他们进去了。
还有小刘,小刘只有一招:用擒拿术在对方手部和腕部造成极大的痛楚,对方的反应是:跪下、流泪、求饶。无一例外。为了能成功抓到对方的手腕,小刘有时得先吃一拳,有次对方把他眼镜都打掉了,他也不管,长驱直入,抓住对方手腕......那次他下手更狠了,对方条件反射性质的流泪变成了真哭。
有次小刘跟我一言不合,假装要过来抓我手腕,小于在斜对面上铺,急了,飞身而下,直接插在我和小刘之间,挡住小刘,让他住手。
小刘不是真的要打我,只是吓吓我。但我一辈子不会忘记小于那个“壮举”。
另一位小刘酷爱足球,所以下盘功夫很好,见过他在课间打闹时,摔人,动作很脆,很很轻松,把对方摔懵了。
小龙和我都不会打架,也不会武术。但有阵子,我和他天天在宿舍里扭打,我们势均力敌,每次都是双双筋疲力尽才住手。我们扭打的显著特点是:互掐脖子!
几十年后,英国按摩师问我:你颈部前面的肌肉很紧张,似乎与伏案无关,你脖子是否受过伤?我说少年时代与人天天互掐脖子。她笑了:有可能就是这个原因!
本个案重点谈小秦。
小秦虎背蜂腰、肱三头肌和背阔肌发达,体脂率很低,用姜子拳劈面,似乎是他的绝招。但据我所知,他没有系统地练过武术,除了练肌肉、力量、速度、柔韧性外,学过一些拳法和跤法散招。
他话不多。有次在我们宿舍对面的空地上与一伙人发生冲突,对方出言不逊,其中一人越骂越难听,他的同伙也一步一步围拢过来,他忍无可忍,但同时意识到可能寡不敌众,于是在那个瞬间选择速战速决速撤。他开始后退,让对方无法合围堵住他的退路。对方见他“怯”了,更加嚣张,这时小秦将全身力量凝聚在右拳上,突然后退变进攻,闪电般甩出那一拳(不是单峰贯耳),正中对方左太阳穴,并顺势向左下劈挂,那人的左脸也遭受重创,从太阳穴开始,整个左脸几秒后就肿成个大包。众人惊,呆,回过神来,扑向小秦。晚矣,不远处有一堵高墙,小秦极速跑到墙根,纵身一跃,轻舒猿臂,搭住墙头,翻墙,消失......
原来,他在决定出手前,已经想好退路了,他知道,自己的翻墙功夫,无人可及。
最后的结局是什么呢?小秦判断对方怒气渐消,突然再度出现在众人面前,然后快速钻进宿舍,直奔一位大哥的床位,与此同时小顾在门口阻拦对方。那位大哥比我们大好几岁、江湖上有点地位,貌若潘安、目如朗星,平时跟我们关系不错。小秦在床沿上坐下,大哥坐外面,他坐里面。他故作镇定地翻看杂志,眼睛不时瞟着那群找他理论的人,以防对方突然袭击。大哥让他们给点面子,屋里空间很小,那些人既无从下手,也没力气帮兄弟打架,也不想得罪大哥,何况受伤的那位已经趴下,无法为自己报仇,这事便不了了之。
从此,谁还敢惹小秦?
小秦并未事先规划好每一招,而是见招拆招,全靠机灵和直觉,还有就是自己的体能和绝招。一胆二力三功夫,he ticked all the boxes.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