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蔡垒磊:知识付费割了谁的韭菜?

蔡垒磊:知识付费割了谁的韭菜?

作者: 蔡垒磊 | 来源:发表于2020-04-10 14:18 被阅读0次

    经常有很多人问我对知识付费的看法,今天又有人问到了,我就跟大家聊聊我心目中的知识付费。这个课程和平台跟我没半点关系,所以为避免广告,我将名字略去。

    提到知识付费,很多人的心里都浮现出三个字:割韭菜,还有大把人把年轻人听知识付费产品比作老年人买保健品。

    据我所知,很多知识付费产品是极其廉价的,比如99、199,再高一点也就599,如果要超过999的,一般就是学习时限比较长,比如一年以上,或者有资源链接服务,那就不好说了,1999甚至19999,以及再加0也是有的。

    我自己是各类知识付费产品的重度用户,按这个观点来看,我被割得最狠,我一年花在上面的费用可能比绝大部分人都多得多。但我是这么看的,我以蚂蚁私塾200多为期一年的领读畅听包为例,是不是普通人一天或者半天的收入?

    如果你说我免费跟你讲一年的道理,哪怕它真的不像你想象中的那么有用,你愿不愿意这周六多上半天班来交换?

    所以,割了什么?我叨叨一年,割了你这个周六多睡了一会儿?

    很多人之所以觉得知识付费不值,是用一种非常简单的小作坊生意的思维去衡量的,就是我给你多少钱,你得立刻回报我更多的钱,哪怕你在我的武器库里添了个赚钱的工具,我也是被割韭菜了,因为饭没有喂到我嘴里,我不懂怎么吃。

    他们不觉得给饭是有用的,因为还得买筷子,买了筷子还得向人请教怎么用筷子。那些有筷子并会使用的人,会说这碗饭真是太值了,但没有后面两步的人会觉得你给的饭没有一分钱价值,因为他们并不准备顺藤摸瓜通过饭去买筷子并且学会使用,他们会直接把饭倒了,并更坚定了买饭就是被割韭菜。

    我们需要明白,我们日常生活中所有的思维活动都必须有知识的参与,这些知识你怎么得来的?有些是向人请教的,有些是实践得来的,有些是书里看来的,有些是交流获得的。有人说那我自己创造的呢?所有的创造都必须基于素材,你的素材库的多少,直接决定了你的创造力大小,因为创造本质上取决于知识碰撞的频次,知识越多,碰撞机会越大,越有机会撞出新东西,这是个简单的数学问题。

    所以只要学到了哪怕一丁点新东西,它可能没有直接在明天变成钱放进你的口袋,但理论上在未来都很可能是有用的,再不济,也增加你的知识碰撞组合数。

    上面的提问者说3000块不便宜,那我想问,给孩子报3000块的培训班贵不贵?一点也不贵,而且3000块下去连个声响都听不到。

    那为什么花自己身上就觉得很贵呢?心理账户作祟。

    人在心理上是会分出各种口袋的,比如有些人在买衣服上愿意多花,3000块的衣服眼睛都不眨,而另一些人就觉得300块都算贵了,但他可能会在游戏里充值上万,而这在前者看来一样是不可理喻的。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心理账户,会根据自己的喜好给各个口袋分配一定的限额。如果你已经觉得它有用,在理性上告诉自己它带来的改变是值的,但感性上又觉得贵,往往就是被惯性思维限制住了——你分配给它的这个口袋太小了。

    我举过一个例子,有些人每天股票账户几十万上下,200多块钱就是一秒钟不到的变动,他却觉得这200多割了他的韭菜,我就不知道这是什么韭菜,也太不经割了。

    那难道知识付费就都值吗?当然不是,知识付费当然也有割韭菜的。

    知识付费唯一的割韭菜方式,对我个人来说,就是我的“注意力——收获”不成正比。换言之,你可以贵,也可以免费,但我花在你上面的有效时间,你得让我真正收获到东西,无论是一句话,还是一个观点,我之前没想到,现在补充到了我的知识库里,不管以后什么时候可能会让我糅在自己的决策里,这个就很值了。

    我们开头就说了,绝大多数的知识付费都是很便宜的,哪怕是提问者说的3000,也不过是普通人半个月到一周甚至更短时间的收入而已,多干一个礼拜,根本看不出来,但如果这一年多的学习确实有性价比,比如提问者学的是育儿类的知识,她去亲测了,有效?那你自己觉得它的影响会是多少年和多少钱,抵不抵得过你上一礼拜的班?

    所以知识付费的重点还是值不值得你花时间下去,钱真的很少,你有几十年的赚钱时间,用一个礼拜的钱用来磨你的工具都不乐意?

    再说说性价比,性价比这个事情很多人是不懂的。性价比就是对比其他事情,你觉得整体上的时间花得值不值,它是个对比值,没有绝对的性价比一说,没有对比就不存在性价比。

    有些人在学习的过程中,遇到他自己一知半解却以为懂的内容,或是让自己不爽的事情,就不学了,就觉得这个学习没有性价比。

    我们要的是性价比,不是要完美。还有些人在义务教育阶段就曾经因为不喜欢某个老师,就不怎么上心这门课,他们耽误的就只有自己。这个老师可能品行不怎么样,可能说话的方式你不喜欢,可能长相让你不乐意,但完全不妨碍你学他好的东西啊,如果屎里有黄金,你挑出来就完事儿了,没人逼着你吃吧。

    话糙理不糙,因噎废食的大有人在。知识付费的质量虽然良莠不齐,但只要好好挑选,对于那些品控严谨的平台,跟着平台;对于那些自由分发的平台,跟着你认的导师,绝大部分情况下一定是划算的。

    那么为什么当你觉得自己做了一件划算的事情后,分享给别人听,别人却大都认为你被割了韭菜呢?就像提问者说要报3000块钱的课程,她老公第一时间就觉得是割韭菜。

    首先,不学习的人总是占大多数的。

    以大部分人的勤奋程度,是远远没到拼天赋的程度的,而自己不学的人往往在学习的心理账户上分配的金额口袋是极小的,比如有人不玩游戏,他觉得充一块钱也是被割了韭菜,那么对于不学习的人也是一样,他觉得一块钱的付费直播或者课程也是被割了韭菜。

    所以只要你在这里花钱,你的父母、朋友、配偶基本上都是会这么认为的。

    那么怎么让他们改过来呢?你需要找到一个他们自己的痛点,你给他们好好挑一挑,主动报一个贵价的,说不能退,逼着他们去坚持几个月,坚持学完以后,他们就懂了。我妈从不玩游戏,就是那个我花一块钱也觉得我被割了韭菜的人,有一次我就一定带着她玩上了某款游戏,有一段时间比我还迷,后来我给她充了个3600的礼包,得了一堆人物和装备,她也就稍稍埋怨几句,看着属性大涨,战力大涨,很快就开心起来。

    所以他们说这个,无非就是这不是他们的痛点以及他们的心理账户没分配过来而已。

    其次,信任感是有层级的。

    你和服务提供者是一级接触,你只需要信任它就可以了。但你的父母、朋友、配偶是二级接触,他们不仅需要信任它,还需要信任你的筛选辨别能力,这就难了很多。

    你可能遇到过这样的事情,你借给一个很好很靠谱的朋友钱,你是完全信任的,但你的爸妈就很不信任。但反过来,他们做这样的事情,他们是完全放心的,但你就很担心。这本质上不是你们谁更容易受骗的关系,而是信任层级的关系,因为一级接触的信息交互更多,所以更安心自己的选择,而二级接触就会担心这个一级接触者是不是不够精明,因为他得到的信息不够多,就会担心。

    这种信息不对称导致的信任感差别,在开车时也会有发生。为什么驾驶者觉得开得很快很放心,但副驾驶的人就非常害怕,不是副驾驶的那个人胆小,你换副驾驶的来开,没准开得更快,而当下开的这位去坐副驾驶就得害怕了。

    所以为什么我们说分享者自己越牛逼,分享就越容易被接受呢?因为它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第二层的信任,也就是大家都相信你的筛选辨别能力。因为你是个牛人,他们不需要得到更多关于分享标的的信息,信任你就够了,甚至觉得你筛选出来的比他们自己一级接触了解的信息还更多。

    因此你要让别人赞同你分享的东西,自己牛不牛逼非常重要,你得本身就值得信任或者有显性的提升,哪怕只是表现出很好的生活状态,也会显著地消除信任层级带来的障碍。

    --------------------------------------------

    知识付费的重点不在付费,而在知识,这个知识对比你的学习精力,是否值得?

    你自己判断,不要问别人,就问你自己,究竟是付费了被割韭菜,还是分配给知识的心理账户过小的才是真正的韭菜,你自己思考。

    --------------------------------------------

    蔡垒磊:著有畅销书《认知突围》、《爱情的逻辑》,2017亚马逊年度新锐作家、中信最受欢迎作者,社群读书APP【蚂蚁私塾】创始人。

    视频号:蔡垒磊

    公众号:请辩

    微博:@蔡垒磊

    --------------------------------------------

    文中提到的韭菜产品在蚂蚁私塾,欢迎自取。

    感谢信任。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蔡垒磊:知识付费割了谁的韭菜?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ujrm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