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文那些事(十三)

作者: 秋水依然 | 来源:发表于2023-01-15 13:36 被阅读0次

这几日有简友点菜,要求我聊聊“仿写”这个话题。说来惭愧,我的文章都是自己胡乱写得,并没有什么章法,更谈不上仿写。确切地说,我根本不会仿写。我看我们大秋朝的高手们也基本上不仿写,那怎么来提高写作水平呢?

我的办法是精读,选择一位自己喜爱的作家,选一部他最经典的作品,一字一句地读,读到有感悟之处就写读书笔记。《红楼梦》和《围城》是我目前在读的,这两部书几乎无人不知,而我也早已读了许多遍。但是如果按着细读的要求来,我发现原先我那个读书方式,像是猪八戒吃人参果,根本没有品出滋味来。

在细读的过程中,我发现作者的用心之处,小到一个字眼,一个眼神和一个动作。在读书的过程中,我慢慢地有所领悟,或许我还不能把这些知识完全运用到文章中去,但是起码我知道一个好作品应该是怎样的。

读书,从理论上说,要有一个连续性,不能间断。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习惯的写作方式和自己的口头语,怎么改变呢?每日细读,就是一个熏染的过程,就像腌萝卜一样,那位作家的味道渐渐影响了你。于是,你入味了,你的文字也有了那位作家的文风。而这,不仅你知道,你的读者们同样也知道。某个时刻,她们会说你的某篇文章有了某位作家的味道。

当然,如果你一段时间没有继续精读,或许你的文章又会变回原来的样子。但这没有关系,你可以继续读这部书又或者其他喜爱的作品。然后你的文字又变成了其他的味道。

我们在写作初期的时候,文风就是变来变去的。喜欢这位作家,看了一段时间他的书,文字就不自觉地像他靠拢。过段时间,换了一位作家,文风又改变了。而且,即使读了书,也未必学得会,所以这个文章也是时灵时不灵的。

这些都是在写作路上遇到的正常情况,因为世界上已经有一个钱钟书了,如果我真的仿写那么好,不过是萧规曹随,多了一个钱秋水罢了。这个世界不需要鹦鹉学舌,不需要第二个钱钟书。我们每个人都是独特的存在。

倒不如从这些作品中汲取营养,来滋养自己的灵魂,然后化成作自己的文字,写出属于自己独有的作品。哪怕不是那么成熟,还带有青涩的露珠,那也是我们内心诗意的流淌,是我们灵魂的印记。

所以,仿写是方法,最关键的还是写文的人自己要有“心”和用“心”,这样才能写出有力量的文字,才会真正打动读者的心。

相关文章

  • 写文那些事(十三)

    这几日有简友点菜,要求我聊聊“仿写”这个话题。说来惭愧,我的文章都是自己胡乱写得,并没有什么章法,更谈不上仿写。确...

  • 写文那些事。

    : 今天早上,是窗外倾盆的雨声唤醒了我。开灯看看时间,六点不到,早的很,人也清醒得很,便打开简书,好整以暇的打开以...

  • 写文那些事

    我粗粗算了算,在简书写作大致分为三类人。 第一类,以记录自己的生活为主。这类朋友为数不少,归纳一下居然也有三种类型...

  • 关于写文那些事

    写作是一件幸福快乐的事情,就像我们吃过的棉花糖一样甜甜的,也像天边的彩虹一样美美的。 7月25日我开始在简书发布自...

  • 写文的那些事

    自以为与众不同,很长的时日,心下存着一种——自己是个不同凡响的人,特立独行,能想并且会写出点文章的人。这种优...

  • 写文的那些事

    今天是国庆黄金周的第二天,看到很多人都说不知道写什么,甚至有忘了更文的友友。 其实我想说不管更什么内容,只要有更就...

  • 写文那些事(四)

    写作和阅读是分不开的,这个道理大家都懂。所以很多朋友看到我写书评,都苦恼地和我说:“秋水,我书读得太少了,不敢写文...

  • 写文那些事(九)

    我一直在想朋友给我的两个问题,“为什么写了那么久,还是找不到日更的内容”和“为什么写了那么多文字,依然写不好。” ...

  • 写文那些事(二)

    第二类文友是真正来简书练笔写文字的。就拿我来说,小时候作文不错,读大学的闲暇也喜欢阅读和写点豆腐干文章。大学毕业以...

  • 写文那些事(十)

    昨天我的书评《看不懂的悉达多》上榜了,这篇书评不是我往日的风格。一方面是因为的能力有限,只能做知识的搬运工。另一方...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写文那些事(十三)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ukac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