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则立,不预则废“这句话出自《礼记·中庸》,大致意思就是提前做好准备更容易成功,否则就会失败。从哲学的思维看,我们凡事还是尽早地安排完成吧!
我们可能从小就被父母唠叨,你动作能不能快一点,别再磨蹭了。上了学,老师也总是强调,作为一个学生不要迟到,早一点进入学习状态。其实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一直被灌输着安排的思维。
今天上古代文学课程,老师提前10分钟到教室点名,当老师讲课已经进入状态了,此时一位同学才匆匆忙忙赶来。老师话题一转,“现在都已经上课了吧!我们作为文学专业的学生,是需要心静下来的,早一点到教室里翻一翻书,朗读课文,背诵都行的。“那一刻,我突然就意识到早到可以是一种习惯,你可以早一点做准备,完成更多的事情。我不是一个爱迟到的人,却同样有迟到的经历。高一的某一天下午第一节课是语文课,我中午睡晚了,赶到教室是14时37分,离正式打铃仅差3分钟。我在门口弱弱地喊了一句“报告“,便想直接走到座位上。老师脸色一板,“谁让你进来的?迟到几分钟,就在外面站几分钟。“我就站在门口观望老师讲卷子,非常尴尬,脸红发烫,心里难受极了。自那以后,我就不允许自己迟到。你迟到了,就要为自己的行为买单。预的思想可以区别大多数人,你是管理时间的人还是被时间管理的人呢?毋庸置疑,前者是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的。
高中我做过两年英语课代表,向我的英语老师也讨教了许多学习方法和管理经验。她有很多个小本本,记着重要事项,每完成一项划掉一项。当然,很多人也会有这个习惯。老师教我任务分配先按周计划,再落实到每一天,听写任务,作业安排,都是有逻辑性渐进性的。
一个人要有长远的眼光,首先得进行思维训练,超前思维,就是你能看到别人看不到的地方,然后你知道如何实施每一步,最终越来越好。
预,先锋者。立,远见者。不预,跟随者。废,无能者。还是做一个既有远见,又是个先锋者吧!用理性思维将事情任务化,量化达到质化。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