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冯唐易老,李广难逢
我自幼就对文史科目充满热情,理科相对来说就薄弱一点。
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一直想方设法让自己的才华被看见、被欣赏。但很明显,一直以来,这都是有一定难度的事情,遂不免自比冯唐,目怜李广,喟叹贾谊。
十八岁那年,我为自己准备了一项大礼,那就是一部35万字的《墨染仕子泪》,发表在自己的公众号上,算是对自己未成年时代的一个总结。
只可惜,正如我上面提到的,对我来说知音难觅乃便饭,怀才不遇是常态。自己倾注心血,写了大半年的小说,大部分章节的阅读量只有寥寥的个位数。
为此,我消沉了好长一段时间,只觉再无力下笔,对文学历史也不复往昔的热情,甚至在大学选专业的时候,我选了一个和文学、历史相去甚远的供应链。
难道说从此刻起,我便放弃了这“不切实际”的幻想,权将以前对文字的热情当作黄粱一梦?
也许是的,如果我没遇见简书的话。
二、简书初相遇
2022年初,疫情隔离在家上网课。烦闷之余,便看看书和电影,写写书评、影评,聊以打发时间。而小秦,那个时候已经恋爱了小半年的小秦,对我的爱好很上心。看我对文字仍然很热爱,就建议我尝试把文章多在一些平台上发表。
我听从了她的建议,每写一篇文章,就同时在知乎、今日头条等平台上发表。这其中,自然也包括简书。
其实,本来简书是我不很青睐的一个平台,因为给到的流量并不如知乎和今日头条多,于是就没有那么高的积极性。
然而,我后来逐渐摸清了这两个平台给流量的规律,是先给新人很大的流量倾斜,以图留住用户,慢慢往后反而会越来越少,让人渐渐失望。况且,知乎和今日头条实在不符合我的脾性和习惯:知乎大多数都是在回答别人的问题,很难自由发挥;今日头条水军太多,很多评论一看就是人机。
就在这时,简书在我的一众选择里才慢慢开始向我展现它的魅力,崭露头角。
三、简书系统是懂心理的,一路写下来简直像打游戏一样快乐
在读到戒断网瘾有关的资料时,经常能看到一个词叫做即时满足,说那些让人上瘾的东西,往往能够在极短的时间内就能给人提供正向反馈。比如说,打游戏的时候,你每干掉一个怪物,就能看见经验蹭蹭蹭地往上涨,经验涨到一定程度,就能够升级,给你带来满满的成就感。简言之,你能很即时地感受到付出就有回报。
相反,那些亟需积累的沉淀的活动,比如说读书、学习一门乐器,都是需要长时间地练习,可能才能获得成就,例如拿到毕业证、能够演奏高难度的曲子。正是因为付出努力的时间长,需要大量枯燥的练习,大家才会觉得苦,这些路能走到最后的人寥寥无几。
写作其实也是后者,需要大量的练笔,来磨练自己的文笔技艺。但是却没有经验条,可以时刻告诉我们自己水平已经提升到哪儿了,这种不确定感其实就是劝退大多数人的关键。
但是,感谢简书,提供了一个模拟即时反馈的系统,每天只要勤勤恳恳地写文,就能够像刷怪涨经验一样,慢慢得赚贝和钻。也可以像王者荣耀里面一样,通过增持钻的数量增加,慢慢从青铜段位升级到钻石。这一路走来,心中也乐开了花。
当简书的官方能够确认你是在认认真真更文,而不是在自欺欺人得划水时,他们会给你颁发漂亮的小勋章,像“简书创作者”、“简书优秀创作者”,给予你最大的肯定,鼓励你继续不忘初心地写下去。
这个平台,好像是在用游戏设计里的套路,给用户即时反馈,但是用久了,却能实实在在地感受到自身“内力”,也就是写作能力的大幅提升。这就是简书的智慧之处所在,深通现代人追求即时满足的心理,把升级打怪的套路和练笔这件事结合起来,帮助了不知多少想要提升自己的文字爱好者,这其中,自然也包括了我。
来简书将近一年的时间,我写了两百多篇文章,二十余万字,内容也从之前没什么营养的碎碎念,逐渐变成一篇篇条理清晰、目的明确的千字文章。同时,养成了写作习惯,也让我慢慢积累量变,以期破茧成蝶的一天。
感谢简书,让原本已近乎放弃希望的我重燃了对文字的热情;感谢简书,让我在磨练文笔、提升自己的同时,感受到了来自即时反馈的激励。虽然简书十岁,我只陪伴了你一年,但是,后面的路还长,日子还多,有话咱们慢慢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