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乡下人的悲歌

乡下人的悲歌

作者: 多一口都不吃 | 来源:发表于2024-07-22 09:42 被阅读0次

随着特朗普被刺杀的热炒,万斯被提名为共和党副总统候选人,带热了一本书,《乡下人的悲歌》。

《乡下人的悲歌》描述了社会的另外一面。在这里,是一种极为恶劣的社会生态。在万斯的身边,到处是失业的年轻人,他的亲友几乎没有一个有一份看起来能有前途的职业。万斯从小到大没见过周围一个孩子能上藤校的,实际上,大多数孩子连大学都没上过。

在这里,人们的日常生活也是一团糟,毒品滥交、未婚先孕、辍学生子的年轻人比比皆是,而人们对此习以为常。无所事事的混混在街头游荡,许多人成为麻烦制造者。哪怕家庭生活,也是充斥着暴力。据万斯回忆,他的姥爷在一次酗酒后,就差点被他的姥姥用汽油给烧掉。

我看到一篇文章,《<乡下人的悲歌>讲了什么》概括得非常好,我都怀疑作者是学社会学的。我就直接引用这篇文章的吧:

首先是对成功的认识。在米德尔敦这个城市,30%的年轻人一星期工作时间加起来不超过20个小时,但没有一个人意识到自己的懒惰。有的人一辈子没有工作过,靠的是政府救济。因为他们笃信,成功需要天赋,而自己没有那份天赋。他们分不清楚什么是知识,什么是智力,他们很轻易地找个理由,然后心安理得地放弃自己的努力。

家庭和生活方式。万斯在一个杂货店做收银员时发现,很多穷人买婴幼儿奶粉,而富人却比较少买。他过了很多年之后才知道,中产阶层和有钱人家庭,更倾向于用母乳喂养孩子。万斯总结说,社会流动不只是财富多寡等经济学问题,还关乎生活方式的变化。和穷人相比,中产阶层有一套完全不同的生活准则。

不再相信自己可以改变什么。万斯发现,那些人往往很轻易地就放弃比较辛苦的工作。万斯说,“更令人不安的是,当丢掉自己工作的时候,他还认为自己是受到了不公正的对待”。“如果你相信天道酬勤,你就会努力;如果你认为即使你尝试了也很难取得进步,那么你会觉得干嘛还要尝试呢?”

这就是放弃,放弃是看不到希望,也不想看到希望的产物。这是最可怕的。

相关文章

  • 2020-11-07

    他们是谁? ——读《乡下人的悲歌》 —, 这几天,趁着美国总统大选的时候,抓紧时间读了一本《乡下人的悲歌》。 这书...

  • 读书心得:我们中国乡下也有悲歌——《乡下人的悲歌》读后感

    为什么要读《乡下人的悲歌》? 当我第一次看到这个书名《乡下人的悲歌》的时候,我就迫不及待加入书架,开始阅读,我预感...

  • 由听《乡下人的悲歌》想到的过往

    喜马拉雅天天听好书,今天解读的是《乡下人的悲歌》。 乡下人的自尊,乡下人的自欺欺人,乡下人的习得性无助这些都是他们...

  • 乡下人的悲歌

    《纽约时报》:万斯先生以悲天悯人、体察入微的笔触进行社会学解读,讲述了社会底层的白人如何驱动政治反抗,推动唐纳德·...

  • 乡下人的悲歌

    题材本身的意义大于文字本身的表达水平,前二分之一到三分之二描述童年到青少年成长过程的部分远好于生活“走上正轨”之后...

  • 《乡下人的悲歌》

    《乡下人的悲歌》的作者万斯,是出生在美国最贫穷的肯塔基州阿巴拉契亚山区、成长在位于衰落的“铁锈地带”俄亥俄州的一个...

  • 《乡下人的悲歌》

    太多的年轻人对努力工作并不感冒,而好的工作岗位却总是找不到人。当一个年轻人丢掉自己的工作的时候,他还认为自己是收到...

  • 乡下人的悲歌

    博客大巴依然没开,我去搜了一下,能看见的文章是剩下写饮食男女的一篇。看几年前自己写的东西也觉得陌生,心想肯定是生娃...

  • 乡下人的悲歌

    假期看完的第三本书

  • 《乡下人的悲歌》

    通过这本书,了解到作者所处的环境是怎样的。阿巴拉契亚山区俄亥俄州和肯塔基州中间,万基就生长在那里,一个贫穷的白人社...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乡下人的悲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upeh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