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简友广场读书
《中国哲学简史》初读笔记

《中国哲学简史》初读笔记

作者: 松房子 | 来源:发表于2022-03-24 19:03 被阅读0次

初读《中国哲学简史》,即发现许多自己前所未知或未关注的知识点,耳目一新。

1.“三纲”

汉朝以前的儒家认为,社会有“五伦”,即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董仲舒从中选出“三伦”,称为“三纲”。“纲”字的意义是网的大绳,所有的细绳都连在大绳上。君为臣纲,就是说,君为臣之主。夫为妻纲,父为子纲,都是这个意思。

2. “五常”

“常”有不变的意思,五常是儒家所讲的五种不变的德性: 仁、义、礼、智、信。

五常是个人的德性,三纲是社会的伦理。

3.《六经》:

《易》、《诗》、《书》、《礼》、《乐》(今佚)、《春秋》

在孔子的时代以前已经有了《六经》。《六经》是过去的文化遗产。《六经》又叫做“六艺”,是周代封建制前期数百年中贵族教育的基础。

4. “儒”

大约从公元前7世纪开始,随着封建制的解体,贵族的教师们,甚至有些贵族本人 他们已经丧失爵位,但是熟悉典籍 流散在庶民之中。他们这时靠教授典籍为生,还靠在婚丧祭祀及其他典礼中“相礼”为生。这一种人就叫做“儒”。

5.“儒家”

孔子不只是普通意义上的“儒”。在《论语》里他被描写成只是一个教育家。他期望他的弟子成为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成人”,所以教给他们以经典为基础的各门知识。作为教师,他觉得他的基本任务,是向弟子们解释古代文化遗产。

《论语》记载,孔子说他自己“述而不作”,就是这个缘故。

这种“以述为作”的精神,被后世儒家的人传之永久,经书代代相传时,他们就写出了无数的注疏。

正是这样,才使孔子不同于当时寻常的儒,而使他成为新学派的创建人。正因为这个学派的人都是学者同时又是《六经》的专家,所以这个学派被称为“儒家”。

相关文章

  • 《中国哲学简史》初读笔记

    初读《中国哲学简史》,即发现许多自己前所未知或未关注的知识点,耳目一新。 1.“三纲” 汉朝以前的儒家认为,社会有...

  • 2019-11-17

    《初读中国哲学简史》 初读此书前,我已读过些许《西方哲学史》,其中,对于“形而上学”...

  • 初读《中国哲学简史》

    一如往常一样,一本书看完了也就忘的差不多了,以至于时间一久,有时候竟然记不起来自己读过什么书,想来总有些懊恼,这本...

  • 品哲学

    读哲学,无论是中国哲学还是西方哲学,首先需要读哲学史。中国哲学可以读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史》、胡适的《中国哲学史》...

  • 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初读

    冯友兰,1895年12月4日出生,1990年11月26日去世,字芝生,河南南阳唐河县人,中国哲学家、哲学史家。 冯...

  • 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初读

    冯友兰先生的《中国哲学简史》是冯老在美国讲授中国哲学史时的讲稿整理而成,体系较庞大,内容丰富,语言流畅,书中融入了...

  • 用脑图来读《中国哲学简史》(10)

    第二十七章、西方哲学的传入 《中国哲学简史》读书笔记全记录: 《中国哲学简史》(第1-3章):https://ww...

  • 25/52 summary

    (20210628-0704) 学习小组 职业:复习《学哲学 用哲学》笔记,《中国共产党简史》一遍完。前七章慢读,...

  • 2018年8月28日读《中国哲学简史》

    读《中国哲学简史》有感 近日我有幸拜读了冯友兰先生的《中国哲学简史》。本书对中国文化和哲学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想要了...

  • “知命”而无忧

    “知命”而无忧 ——读《中国哲学简史》有感 正在看冯友兰先生的《中国哲学简史》。冯先生的知识真是太渊博了,古今中外...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中国哲学简史》初读笔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uqkr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