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1.阅读明月老师的《你的写作属于纯自嗨吗?》一文,谈一谈“四有文章”中的哪一“有”对你启发最大。
作答:在文中,明月谈到文章的四有:有趣,有用,有料和有力。我觉得明月老师概括得甚为精当。对于这四有,我的认识是这样的:看文章时,首先关注的是有用。因为我是带着问题去看书看文章的。如果一篇文章对自己没有多大用处,我觉得去看它是浪费时间。如果一篇文章有用,看完之后,我会再去关注它是否有趣,有料和有力。
另外,我也觉得“四有文章”也给出了判断文章的一个基本维度。有些文章,侧重有用,如know-how类的文章;有些文章侧重有趣,如幻想幽默类文章;而名人传记,我想主要是侧重有料;微型小说主要是侧重有力。当然,这只是我的一个粗浅划分。有些文章是四有都包含的,而这四有都包含的文章,我想就是佳作中的佳作,精品中的精品了。
求助:能否请老师推荐一些“四有”元素都涵盖的文章精品?让我好好模仿借鉴下。
问题2:你在工作当中有什么样的细节,符合明月老师文章中提到的“料”的标准?试给出两个例子。
作答:“料”的标准是什么?明月老师在文章中提到:有料,就是有真实的见闻经历,有独属于你的新鲜的细节。我的理解是:来自生活,别人难以编造。根据这一标准,我想工作中的这些细节是否能否符合“料”的标准:
迎接检查:前段时间,上面领导要来进行工作检查。这个检查关系到单位的荣誉。如何做好迎检准备呢?有两个细节让我印象很深刻:其中一个细节是,提前把领导下榻的酒店的房间布置好,而这个房间布置不是叫酒店服务员来做的,而是由自己的人员来做。怎么布置呢?主要是在房间里放置一些水果、毛巾和其他一些东西。我想,晚上领导吃完晚饭,回到酒店,看到房间是这样的情况,肯定会有不一样的感觉。另一个细节是第二天,领导到单位听取工作汇报,接待室本来在是准备好了一些水果的,但在拍摄照片的时候,就把水果撤掉了,等照片拍完后,再把水果端回去。这说明了什么?我想至少说明了迎接工作准备比较到位,既贴心(在房间准备新买的毛巾给客人用,而不用酒店的毛巾,因为酒店毛巾的卫生让人不放心),又谨慎。
问题3:通读张爱玲《琉璃瓦》全篇,摘出五个比喻句,并挑出你最喜欢的一个比喻,仿写两个句子。
作答:
第一、摘出《琉璃瓦》中的五个比喻句:
比喻句1:西方人对于大眼睛,长睫毛的崇拜传入中土,姚太太便用忠实流利的译笔照样给翻制了一下,毫不走样。
比喻句2:三朝回门,卑卑褪下了青狐大衣,里面穿着泥金缎短袖旗袍。人像金瓶里的一朵栀子花。
比喻句3:霜浓月薄的银蓝的夜里,惟有一两家店铺点着强烈的电灯,晶亮的玻璃窗里品字式堆着一堆一堆黄肥皂,像童话里金砖砌成的堡垒
比喻句4:他站起身来,一只手抱着温暖的茶壶,一只手按在口面,悠悠地抚摸着,像农人抱着鸡似的。
比喻句5:她穿着乳白冰纹绉的单袍子,粘在身:上,像牛奶的薄膜,肩上也染了一点胭脂晕。
比喻句6:他那件汗衫已经从头上扯了下来,可是依旧套在颈上,像草裙舞的花圈。
比喻句7:烫鬈的头发,多天没有梳过,蟠结在头上,像破草席子似的。
第二、仿写比喻句:
最喜欢的比喻句:他那件汗衫已经从头上扯了下来,可是依旧套在颈上,像草裙舞的花圈。
仿写的两个句子:
第一句:阳阳慌乱中从灌木丛中跑了出来,脸上有道疤痕,像被刀子划过的树皮似的。
第二句:阳阳的妈妈从美发店里走出来,刚染烫好的头发,像节日里盛开的烟花似的。
求助:高质量比喻句的技能点是什么?如何写出高质量的比喻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