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好好思考一下,你有没有一个写文章时可供征引阐发的“资源库”?如果有,是哪一方面?已经读过了哪些书籍?有什么样的阅读基础?如果没有,再思考,规划一下,哪些方面有潜力成为资源库?
作答如下:
第一,想法:看到这个题目,想想自己平时提笔写文章的情况,猛然发现自己竟然没有一个随时可供征引阐发的“资源库”,真是太可悲了。没有“资源库”,也难怪即使思绪万千,也难以下笔成篇。看来,今后要好好构建一个自己的写作“资源库”了。
第二,做法:如何构建呢?按照老师说的三条标准来考量:基于需求,基于兴趣,基于基础。我打算从以下两个面来做:
(1)教育类资源库。因为家有学童,所以这方面要多关注下。
(2)学习方法类资源库。因为一直喜欢关注这方面的信息,特别是网络信息技术。
第三,疑惑:对于具体该如何构建资源库,还是一头雾水,比如,如何积累像飘茵堕溷这类的经典意象,做到把一件小事就能与经典意象链接起来,然后铺展成一篇不错的文章?希望能得到老师指点。
2.运用课上分析总结出的三点技能:重复+细节+多感官,仿写汪曾祺《八千岁》中的一段话,表达某一种浓烈的情感。
例文:
“前头”没有什么事的时候,他就到后面看看。
进了隔开前后的屏门,一边是拴骡子的牲口槽,一边是一副巨大的石碾子。
碾坊没有窗户,光线很暗,他欢喜这种暗暗的光。
一近牲口槽,就闻到一股骡子粪的味道,他喜欢这种味道。
他喜欢看碾米师傅把大黑子或二黑子牵出来。
骡子上碾之前照例要撒一泡很长的尿,他喜欢看它撒尿。
骡子上了套,石碾子就呼呼地转起来,他喜欢看碾子转,喜欢这种不紧不慢的呼呼的声音。
要求:按照技能点:重复+细节+多感官来写
作答如下:
第一,仿写片段:
阳阳很喜欢去海边玩。到了目的地,车子一停好,阳阳就从车上跳了下来,径直朝海边跑去。
看着眼前的银色沙滩,阳阳很是兴奋,连忙把两只白色的袜子脱下来,随意地扔到一边,光着脚丫急切地踩上去,沙子滑滑的,脚底痒痒的,阳阳喜欢这种感觉。
到了海边,阳阳卷起裤子,迫不及待地跳进水里,海水四处飞溅,有一两滴浪花落进嘴里,咸咸的,阳阳喜欢这种味道。
海边有许多海螺,阳阳小心翼翼地把海螺捡起来,放在左耳边,一阵阵呼呼的声音在耳边响起,好像从海底深处传来,阳阳喜欢这种呼呼的声音。
第二,一点疑惑:
汪曾祺《八千岁》中的这段,究竟好在哪里?还不是很清楚。有细节,多感官结合在一起,当然是好的;但重复?不就是有点啰嗦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