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晋永和三年,桓温灭掉了蜀中的成汉,凯旋而归。他一战灭国、威震天下,朝廷自然对其大肆褒奖、加官进爵。但这偌大的功劳,天大的喜事,却让他高兴不起来。班师回朝的路上,忧心忡忡、闷闷不乐。此时让他忧心的不是回朝之后因功高震主,主少国疑的带来的权利纷争。而是一件私事,确切的说是为一个女人,一个让他神魂颠倒的蜀中女子。
桓温
女子姓李,是成汉末帝李势的妹妹,蜀中第一美人。哥哥李势虽然把江山丢了,但还是要保性命,苟富贵的。李势昏庸但不愚笨,自知李氏一族的性命现今都捏在桓温的手里,是生是死要看人家的心情,所以讨好桓温势在必行。既然有求于人,送礼是少不了的,送礼是门学问,要深知对方的需求,送到心坎上才会事半功倍。桓温当世英雄,英雄总是难过美人关,看来送美女最靠谱,送自然要送最好的、最美的,就这样公主李氏以侍妾的身份、礼物的形式送给了桓温。
桓温灭成汉
桓温是见过大世面、大场面的,可就是没见过大美女。初次见李氏时,他就惊呆了,什么是倾国倾城、什么是沉鱼落雁,一下子直观了起来,全对上了号。在此之前,他的命是司马家的,仗是给司马家打的,地盘也是给司马家占的,桓温觉得也应该为自己活一回了,于是欣然笑纳,抱得美人归。事后,他对李氏的宠幸自不必多说,恨不能时刻与其缠绵。成汉后主李势也如偿所愿,不但保住了性命,还被封为归义侯,二人各得其所。
得此尤物,桓温可谓是不虚此行、心满意足。回朝复命时,桓温自然是要把李氏带回家中长相厮守。但如何瞒着自己老婆把李氏领进门,让桓温犯了难,这才是他的心病所在。其实以他如今的身份和地位,别说是纳一个妾,就是纳十个八个也是顺理正章的事。这个道理他懂,可一想起家中的老婆心里就害怕。怕是有根据的,因为他的老婆是公主。做驸马就是这样,在外人看来是皇亲国戚、不可一世,其实日子不好过,娘家人谁都得罪不起,看别人脸色做事那是常态,心里的有多憋屈只有自己清楚。桓温的那句“一个人若不能流芳百世,那就应该遗臭万年。”的名言,想必就是在这种情形下给憋屈出来的。
桓温不但要看娘家人的脸色,更要看公主老婆的脸色。他老婆是晋成帝司马衍的姐姐,南康长公主司马兴男。光看名字就知道,此女又旺夫又霸道。旺夫不假、霸道也不假,南康公主为人性格刚烈、杀伐决断,是个眼里容不得半粒沙子的主儿。平日里桓温别说找女人了,就是多看别的女人几眼,那也是件要命的事。
但这次的情况有所不同,桓温得胜而归,在朝中的地位已今非昔比,自然腰杆也硬了许多,虽然对南康公主依旧忌惮,但还是心怀侥幸的把李氏偷偷带回了府中。既然一时想不出好办法,那就先把人藏起来再从长计议。还好,桓温的府邸够大,藏个把人不是问题。他把李氏安排到了比较偏僻的书斋中居住,每日趁人不备的时候,悄悄溜过来与其相会。
南康公主
桓温此举纯属掩耳盗铃,偷情这种事,在外金屋藏娇尚不保险,何况是在人多眼杂的自家府邸。很快,他在府中偷藏女人的事就败露了,南康公主听说老公在自己眼皮子底下偷情,顿时怒从心头起恶向胆边生。当即手持钢刀,带领侍从直奔李氏的藏身之处。此时桓温尚不在府中,李氏正一人在房间梳洗打扮,忽见一群人破门而入,为首一女子手持钢刀,凶神恶煞般冲到近前,只见一道白光闪过,冰冷的钢刀便架在了李氏的脖子上。
李氏
见来者的气势和妆容,李氏不问也知道来者何人,来者何事。她自从被桓温偷偷带回府中,便对南康公主的性情有所耳闻,知道这一天迟早要来。在蜀中之时,她一人之力保全整个家族,而且桓温对她也是百般宠爱,真情相对,毫无轻视之举。作为一个亡国之女能苟活到现在,她早已无憾。此刻只见李氏坦然自若,慢慢转过头来,幽幽的对南康公主说道:“我本亡国之人,苟活到今日绝非我的本意,如果能死在姐姐的刀下,我便是遂愿了 ”。
我见犹怜
南康公主见李氏生死之间,雍容雅闲,此番话说得也是悲切之言、发自肺腑。一时想到眼前这个身白如玉、神清骨秀的女子也曾和自己一样,贵为公主,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只因国破家亡,迫不得已身陷于此,无亲无故。如此一个可怜无辜之人,现在自己却要害她性命。顷刻间,南康公主对李氏的爱怜与愧疚同时涌上心头。她放下手中的刀,俯下身去,轻轻的把李氏拥在怀中,柔声说道:“此事怪不得妹妹,你长得这么楚楚动人,连我见了都心动,何况我家那个臭男人了。”——这便是成语“我见犹怜”的由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