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久没有担任主持人了,前几天妮妮邀请我担任第三季教师成长第一推动力专家讲座的线上主持人,时间允许,当然要全力支持!
这次讲座的专家是欧小丽老师,她是四川省成都市泡桐树小学教师发展中心主任,是四川省省级骨干数学教师,在多家杂志发表教育教学文章,并主编参编多部教育专著和教材,出版了自己的专著《分享,为师生成长赋能》。
为做好这次主持,我临时抱佛脚查看了欧老师发布的公众号文章,了解了她的一些故事。2008年8月18日,为了看北京奥运会的她,在北京西单图书大厦,偶遇张文质老师的著作《教育是慢的艺术》,从此一见钟情成了文质老师的忠实粉丝。从2008年到2022年,14年的时间,一路追随,一路精进和成长,成为现在令人仰慕的专家。在学校欧老师早就成了青年教师们的师傅,她带着自己的徒弟们走进最真实的课堂,始终保有对教育的温情,对学生的喜欢和对课堂的敬畏,这些特质恰恰是教师的天命所在,是我最为欣赏的地方。
欧老师这次报告的主题叫《从日更写作十余年,到学习共同体的创建》,从题目中我们就能看出这是一位相当有毅力的老师。听完她的报告,我进一步了解到她是一位非常谦虚、朴实的姐姐,整个报告非常接地气,可以让听者从中有很多借鉴。我也整理一二:
1.写作的意义
教师之中,有人写作是为了职称晋级的需要,更多的人是为了从写作中找到自己。李笑来说:“持续写作很可能是锻炼学习能力、思考能力、分析能力、沟通能力最直接、最低成本的方式。”高万祥说:“写作,是平庸教师与卓越教师的分水岭”刘祥说:“一个人的教育理性,40%来自专业阅读、专业思考,而60%来自专业写作,只有动手写作,才会发现思维力的欠缺才会更好的阅读、思考和实践。”
我自己现在的写作还在积累期,没有投稿和发表,如今日更800天了,之所以能坚持下来,我觉得更多的是一种自我疗愈,让自己心态更加平和、安然。
2.美丽的坚持,刻意的追求
欧老师最初也是从记流水账开始的,从最初的牢骚和抱怨开始,逐渐发现这些负面情绪并不能解决任何问题。教育教学中没有美好就去创造美好,没有惊喜就努力创造惊喜。渐渐地,她的课堂发生了变化,她的个人气质也在变化。从原来的粗声大嗓,到声音和蔼低沉,她用自己的写作和实践最终实现了自己的华丽转身。
每一篇文章她都会有意识地进行归类,比如有阅读输入(读后感),有课堂记(上课记、听课记),有学生故事,有教育现象的思考,还有碎片化的生活(小事收录机)。
凡事找外因,十年都是一个样子;凡事找内因,每天都是新的样子。
3.找小伙伴一起写
欧老师多次发起挑战21天的写作招募令,一边实践,一边改良,如今,她的桐下写吧已经有了若干次升级。有点像小尘老师发起的“一起写吧,挑战300天”活动,也像TFC的几位爱学习的伙伴们发起的每周打卡写作。不论哪一种,“想都是问题,做才是答案”!
打败你的永远都不是岁月,而是“再等等”。听了欧老师的讲座,进一步坚定了我要继续写下去的信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