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转反转又反转

作家王措的这本《罪无赦:迷失的森林》是继第一部《罪无赦:献出玫瑰的杀手》之后的最新作品。虽然是同一个系列,但本书的案情相对独立,就算没读过第一部,也不会影响阅读此书。在这部优秀的推理小说中,作者将故事的地点设置在了一个虚构的城市——繁花市,其侦探角色则是市刑警队的队长刘同和女副队长薛菲。警察就得去破案,而案子就是所谓推理小说中的谜团,警察也是正规渠道接触这种谜团最多的人物,所以说这本书算是很正统的推理小说。
作者的文字读起来浅白易懂,尽管多条线索互相交织,人物也非常多,但在阅读过程中绝对没有理不清人物关系的时候,故事背景、人物心理、动机等等交代得也很清晰明了。读起来有一种畅快之感。
故事一开始,一位某银行的分行长遭到不明人士的恶意殴打差点丧命,故事便由此展开,并逐渐引出两个大案子。其中一件案子,警察在追寻这位行长的丈夫时,引出了这位行长丈夫的情人李静,在她身上发现了诸多疑点,从而牵扯出一件杀人命案。另一件案子,这位女行长的下属的妻子,名叫齐兮兮,是某房地产公司的销售经理。有一天她意外遇上了曾经小学的同学,现在的海外华侨回国创业的大老板李源,从而也引发了几起命案。
故事中涉及的两大案件,大案件里套着小案件,既独立又相互交叉,呈现出一种若即若离之感,通过人物的互相交织,以及作者巧妙布局,组成了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读起来精彩纷呈。其最大的特色就是推理部分像剥洋葱一样渐渐逼近核心,同时也有着真相的反转反转又反转的惊喜。
在推理小说中常被人诟病的是,很多作者为了增加故事的震惊程度,让故事强行反转。然而反转次数多了,往往会陷入到一种为了反转而强行反转的尴尬境地。为了反转强行反转,结果造成某重反转在故事里的推理完全站不住脚,成了画蛇添足。可是,在这本书里边作者处理得却很不错,每重反转都给予足够的证据做支撑,就算是在某重反转之后案件马上终结,也能完全说得通圆得来,这就显示出作者超凡的布局本事。
有句话说得好,“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我们跟随着故事的发展却没能做到旁观者清,说明我们已经入局。也说明作者讲故事讲得非常高超。有人说推理小说就是作者与剧中的侦探的对决,作者把线索公平地放出来,看谁最先看破真相。但是很遗憾,作为读者的我们竟然输得一败涂地。可我们却在一败涂地中获得了阅读推理小说的最大享受。
除了推理部分可圈可点以外,作者在书中也抛出了很多社会上的议题,供人在阅读中感悟,比如说职场中的倾轧,以及家庭中男女之间的各种矛盾,家庭暴力,人与人之间的怀疑与欺骗等等。很多都是发人深省的。
总体来看,这本《罪无赦:迷失的森林》还算是上佳之作,不论是推理方面的不停反转,还是抛出了社会议题,都是可圈可点的。期待作者的第三本书能够早日问世。
在最后面,提几个小意见,仅供作者参考。
以下可能涉及到重要情节,请大家慎重阅读
以下可能涉及到重要情节,请大家慎重阅读
以下可能涉及到重要情节,请大家慎重阅读
以下可能涉及到重要情节,请大家慎重阅读
1,从买房到住进去,尤其是一手楼盘,都需要花时间做手续。即使别墅是一手就装修好的,一般都是给装硬装,新业主还要配软装进去,不太可能像书中说的时间那么快。
2,在陈明外一案的宾馆的空调里放入隐形摄像机,这个摄像机按说应该是齐兮兮放的,但她是什么时候放的呢?她在酒吧里被人下药迷倒,她应该没有时间去房间的空调里放置摄像头。若说她提早就知道会被带到哪个房间,书中又没有明确交待,所以这一处有些解释不通。
3,李静在被警察从泥塑里边发现了她丈夫被肢解的尸体,当时打算自杀,差一点真的死了。但如果李静工于心计的话,未免过于冒险了,很可能真的救不回来了,岂不是一切的心计都付之东流?我认为此处还应该有更好的修改余地。
4,李源替换了齐兮兮写给丈夫的信件,不知意义何在。最后将两大案件的主犯小时候曾经相遇过,也显得有些刻意。
5,齐兮兮的性格处理得不错,小的时候虽然有“恶女”倾向,但是这种性格设定是进可攻退可守的,变得更坏就会杀人,不变得更坏维持原设,只是做得过分一些吓吓别人。但是李源的设定,他小时候很懦弱,长大了若不敢杀人倒很正常,如果说他变得心黑手辣,连杀数人,这个性格转变得就过于突兀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