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好久以前喜欢沈月的时候,特别迷恋的是她的小号。“今天又懒得上班”,丧丧的话里充满了活力和元气,不显得怨世,倒是有点小可爱。
后来她足够火了,反倒不那么喜欢她了。于我而言,很多明星都是这样子的,最初平凡的样子,更招人喜欢,也更让人拥有同理心。大火特火以后,能保持初心的不多,炒作也越来越凶。
听《盗将行》的时候,偶然认识了姬霄老师,一下子就喜欢上了他的文字。今天才知道,他也是一个有小号的人。噔噔噔就跑去关注了他的小号:撒娇女孩闪电猪。天哪,就觉得这种也太真实了吧!快与不快,睡前码字,属于自我的心情全在里面了。
我想熬个夜把这些看完,听说别人把这个称为“考古”,但我更喜欢说成,大概地去了解一个人的从前。
我也是一个有小号的人,是因为我的大多数情绪,都不知道往哪里发泄,大概是我的情绪太多了,而我又怕打扰到别人,怕被别人于无视中关注。我喜欢发动态,但发出来不是为了点赞。记得昨天老乔问我,“有人点赞你不会觉得很满足吗”,我说不会啊。大概是因为我大号里的人太多太杂了,我并不明白别人给我的赞是出于真正看懂我的心情,还是随手一点。另外,相较于点赞,我一直是更喜欢评论的。你明白我想说的话,明白这条动态的意义,然后我们心照不宣。
大一的时候,朋友不多,也不愿意说什么,什么话都留在小号里。那时候小号里还有几个好友,每天的浏览量只有一二十,话也都是长篇长篇的。从对于各种事物发出的感想、到观看过的电影电视后各种感受再到自己对一些很喜欢的朋友的感情,无话不说,话唠本性暴露无疑。后来大概是因为太自卑,一口气删掉了所有的老友,留作自己的一个日记本样式,然后谎称,我不想用这个小号了。
然后就真的没怎么用过了。
我想应该值得是庆幸的。大概是因为我找到了可以说话的人,又或者是生活渐渐充实起来了,所以才不会存在这么多自我想象的时候了。用小号的人分两类,一类是像明星这种想要脱离浮躁的娱乐圈有些属于自己生活的人,另一类是像我这种/情绪多得不得了,恨不得一天一百份心得的人/。
我的确是个特别特别敏感的人啊,更多的时候,我会觉得很多人要比我自己更了解我。或许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吧。
希望每天能坚持写一写东西,你好,我的小号!
![](https://img.haomeiwen.com/i14867944/a2da651a905131e4.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