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时间当作朋友你好,我是Wilson。一个正在以书写的方式磨砺自己的人,这是我在网络上的第27篇复盘随笔。
上两周和大家分享了自己阅读李笑来老师畅销书《把时间当作朋友》的两点心得——感知时间和习得自学。这周,我将继续和你分享我的最后两点体会。
一、改变态度,改变自己的世界。
笑来老师曾今阐述过一个观点,我觉得非常有道理。我们都知道最好的老师是兴趣,但兴趣是怎么培养出来的呢?
其实兴趣并非天生的,兴趣往往是因为你在学的时候表现得比别人稍出众些,而你因为别人的赞扬声渐渐产生了兴趣。那怎么才能做到一开始学,就能做的比别人好那么一点点,甚至表现出众?
我认为是态度。笑来老师在书中就拿考试为例,讲明了态度的重要性。他说,生活本身就是永不停息的考试。然而,好像几乎没有人不憎恨考试。因为,考试最终只有两个化身,要么是通行证,要么是拦路虎。没有人喜欢拦路虎。不喜欢有很多形式:惧怕考试,讨厌考试,或者反过来,嘲弄考试。
但是,你再怎么憎恨,再怎么讨厌,再怎么抱怨,考试仍然还是那张走向成功的通行证啊!既然,你改变不了这个事实,为什么不尝试改变你对待考试的态度呢?你可千万不要说,态度这种事,是你没法改变的!
维克托·弗兰克二战期间,犹太裔心理学家维克托·弗兰克被关进了纳粹集中营。
在那个时候,被关进纳粹集中营,几乎就意味着死刑。弗兰克当然很痛苦。很多犹太人都从“为什么”的愤怒和恐惧,逐渐变成“这就是命”的消极接受,最终精神彻底崩溃,死在集中营里。
然而就在这个每天面对绝望和死亡的集中营里,弗兰克看到里另外一群,这些人不仅活了下来,而且变得更坚强。他们居然每天用玻璃片把胡子刮干净,高贵地面对苦难。他深受感染,决定“选择”用积极的态度生活,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甚至唱歌搞活动,和集中营中的囚徒们一起,渡过难关。
战争终于结束了,弗兰克也最终走出了地狱,他写了一本著名的书《活出生命的意义》,他在书中说:选择态度的自由,是人可以拥有的最后一项自由。
所以,既然态度是我们可以拥有的最后一项自由,那我们为什么不用积极的态度去面对那些能够改变命运的事物。给自己几个喜欢上它的理由,并让自己做的比其他人好那么一点,在获得成就感的同时培养兴趣,让兴趣带着我们加速成长。
二、耐心蜕变
毕淑敏在她的小说《女心理师》里说:“一杯咖啡最重要的是什么?是水。一杯咖啡里98%都是水”。而那些简单而又貌似枯燥的重复,就好像咖啡里的水一样重要。
所以所谓耐心,就是甘于把时间投入到简单、枯燥但是最终会意义非凡的重复当中去。
在这里和你分享一个"孩子与糖"的故事
孩子与糖提出“情商”(Emotional Intelligence)概念的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戈尔曼(Daniel Goleman)曾做过一个关于“推迟满足”(Delaying Gratification)的实验。
找来一批四岁孩子,给他们每人一块糖,并告诉他们若能等主持人回来再吃这块糖,则还能吃到第二块糖。戈尔曼悄悄观察,发现有的孩子只等了一会儿便不耐烦,迫不及待地把糖塞进了嘴里;而有的孩子则很有耐心,而且很有办法,想出做游戏、讲故事之类种种方式拖延时间,分散注意力,最终坚持到主持人回来,得到了第二块糖。戈尔曼又对这批孩子14 岁时和进入工作岗位后的表现进行了跟踪调查,发现晚吃糖的孩子数学和语文成绩比早吃糖的平均高出20%,而且意志坚强,经得起困难和挫折,更容易取得成功。
这个实验说明的是,要取得大的成绩就不能急功近利,不能为当前名利所诱惑,心怀梦想的做着那些普通人认为枯燥、重复的事,你就能大概率的摘到胜利的果实。请你记住,也许天分是那2%的“咖啡粉末”,但仍然需要那98%的重复作为“水”,才可以成为一杯清香的咖啡。
以上就是我读《把时间当作朋友》的四点体会:感知时间、习得自学、改变态度、耐心蜕变。希望你也能感悟心智的力量,把时间当作朋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