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没有写东西了,写作与其说是一种天赋更像是一种技能,很久不动笔就会变得生疏,我刚来学校的时候几个月没有看书和写东西,到了有一天,我发现我的文字很吃力,我的词汇还有语言退化到我无法认真的写下去的地步,从那个时候我又开始慢慢写下去,到了现在,虽然总是因为懒惰而放弃一些很好的念头和想法,但是总归还是有点存货,翻手机的时候也会看到很多文字,好或者不好,满意或者不满意,也有很长一列了,深夜更适合码字,因为四周安静,也就不急不缓。
偶尔读书,现在也是很少认真去读书了,外界诱惑太多,电影,泡沫剧,或者其他总是占据我太多时间,我还是没有自制力,大概这样的日子也会持续一段时间。
现在更喜欢轻轻的文字,对书籍的要求越来越奇怪,以前听读书分享有人推荐了《忽然七日》,我刚借回来就失去了阅读的兴趣,也有一本相同的外国文学,同样无法继续,外国作家有的写东西很偏激,总是过于真实或者夸大的去描写。有的时候不明白这些描写除了去强调还有什么用处?我还是对外国文学的叙述方式感到很不舒服。日本文学读的较多,因为描写大多很舒服,舒服很难去定义,也可能是我个人偏向性太严重,就比如最近的读的书里,散文比较多。
散文更适合碎片化的阅读,长篇小说一定要一气呵成,中间空了很长时间的话就要重头来过,我今天读了一本日本小说,兴之所至,索性读完,讲的很简单的东西,但是读完以后心情愉悦,看到一本喜欢的小说,就像走了一条短暂的
路, 遇见了一个喜欢的人,然后欢喜丛生。
重新定义了感情,一直在思考什么才能被称作爱,一见钟情,朝夕相处,或者是偶然性的相识,忽然相知,这些都不是我所能参透的,只是能够安稳的过完余生,经历过矛盾与讲和就已经很好了。两个人承担着两个家庭,然后又构造出单独的亲密的空间,确实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
读书的时候很容易遇到有好感的文字,山之四季里面描写花朵开放,说是花朵像是烟火般绽放,想想就很美好。岩井俊二写东西也是,孩子的情感,是到了很久以后才能明白的怅然若失。也看了很沉重的文字,艰难的生活,或者失去尊严,忧郁压抑,会不解,到之后渐渐想清楚,每个作家写一个人物的时候都像是在穿过历史去诉说,人物的经历而让他的性格变得复杂化,不曾生活的时代,也就让人无法去轻易的下判断,也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学着去构造一些自己都想不明白的情节或者人物,有的仅仅是听说过,但是人心真的复杂,谁又能真正的解释清楚呢?
讲几个有触动的事,王尔德的自深深处,我对王尔德接触不深,更像是路人粉,但是他在自深深处里对自我和情人的批判让我觉得很不舒服。为什么有矛盾不说出去,而一味纵容,到了无法挽回才站在上帝视角去批判,甚至否定。还有蒋方舟,东京一年了记忆最深刻的是她对父母的描写,那种以一个作家最冷酷直观的描述,并残忍的同其他不相干的人进行剖析,得出结论,确实有警示的作用,也令人心凉。
一个好的作家应该保持冷静,面对真实的自己,但是内心也应该有足够的柔软,最起码对父母不应该如此刻薄。我当初看郁达夫的散文,不齿他的做法,反而现在改观(不是人品,而是作为作家的真诚),可以把错的错事,有悖伦理道德的行为全盘托出而供大众点评,他在写作的时候完全赤诚。但是赤诚的前提应该是自我,自我的赤诚,剖析,或者残忍的语言,这都是提升,批判父母的目光短浅或者不合理的行为甚至上升到一代人只会让我觉得高傲,一种文人的高傲,无论如何写出来并且出书就太让我无法接受。
我到现在还在试图反抗父母的某些做法,说的明白些,他们可能是我最讨厌的一类人,但是更多的是对他们的柔软和爱意。他们和我的联系是不可改变的,他们遗传给我很多性格的特质,所以很多时候我都是一个矛盾结合体,我庆幸我没有变成他们,但是我最基础的东西又是来自于他们。讲的太多了,只是给自己一个警醒,心怀柔软,最起码克制住自己,不要去刻薄亲近的人,因为没有立场。
接下来可能会尝试一篇奇怪的文字,晚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