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是温州人吗? 是
您是温州哪里的? 泰顺
泰顺哪里?海拔1000米以上的高山上
就这样,我们在浙大结缘了!

5月21日约上了婷婷(邻居兼闺蜜)来了一场说走就走的茶之旅!为什么会有这种冲动的欲望呢?那是在不久之前郑总课上分享的一款红茶,被触动到了,好奇之心促使着你前往。

大约开了2个半小时到达了温州南,老郑(茶园的主人)接上我们大约又开了三个半小时才到达目的地。

上山的道路蜿蜒起伏,差点儿就憋不住了想🤮。到了山上已经伸手不见五指,在城里呆久了来到山上陌生的地方,突然觉得周围静的吓人。
早晨,窗外传来采茶工的声音,说的话听不太懂。我,婷婷,陶大师,老郑四人成组,戴着斗笠帽,背着小背篓,领着四五条中华田园犬(不对,是犬儿领着我们哈哈)去茶园。

去茶园的路上,我是各种觅食,现在想想自己那孩童样儿还挺搞笑哒!


很好奇这么大这么甜的果子就没人采吗?难道都是为我准备的吗?心里美滋滋的差点笑出声来哈哈!



还好去茶园的路,不是我想象的泥土,是水泥路了。老郑说,沿着这条路就可以到福鼎了,少有人走,体现了当地政府爱民如子啊!

茶树上长满了“绿须”,把茶树枝干包裹的严严实实。



为什么这里的灌木茶树枝干比较粗壮?(没来得急问)

修剪茶树的茶农,一副大刀阔斧的架势。

采了点青叶,就下起雨来,还好有个小茶蓬避雨。


在小茶蓬避雨时光,偷拍一张老郑的照片。一个有故事的人,感慨到——也许茶真的能治人百病!

能干的婷婷大美女雨后采拼成的花束,瞬间满足了大家雨过天晴之后对彩虹的期许。人生就是如此,不可预见性太多,过好当下,让自己快乐也是一种能力!

我们的陶大师(书画艺术家)一点也闲不住,到处采野的金银花,一不小心一把年纪了还摔了个四脚朝天,脚上被荆棘划了不少口子,真是哭笑不得,可爱至极!
做茶是辛苦的活儿,这一点从小就有所体会,虽然现在有了更先进的生产设备,但也需要守着盯着。想做出一款好茶不仅是生态环境好,原材料好,还必须有好的工艺,有经验而又谦虚的老郑对工艺技术上是精益求精,一点都不肯马虎。所以跟着他做茶的两姑娘可就累惨了,山上湿度大,腰痛的不行,加上熬夜制茶,早起采茶。





烘培的时候没来得急拍照。做过茶的都知道,茶重生过程中的魅力从青气到花香、果香、布满整个空间,恍如花蜜丛中仙子一般。

可写的话题真的挺多,可惜本人文采不够,只能靠图片来凑,结果摄影水平也一般,不敢乱晒,算是给自己留个念做过简单追忆吧!

大家知道久峰峻眉吗?回答肯定是不知的,但是估计不久的将来会对此名有所耳闻。高山云雾出好茶,我就冲着它而来的,满载而归!
久峰骏眉茶叶的传说
泰顺九峰群山系浙南最大的洞宫山脉,久峰骏眉茶叶就生长在海拔1100多米上佛洋的高山上,此地属亚热带大陆季风型山地气候,具有雨热同季、冬长夏短、四季分明、夏季凉爽、昼夜温差大的特征。地形地貌的复杂性,决定了气候的多样性。山下阳光明媚,山上云雾缭绕的上佛洋林场,是华东地区植物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它有“天然植物园”、“绿色宝库”和“天然物种基因库”之称。此地空气清香,负离子含量高,气候宜人,是高山云雾茶生长最好的地方。这里的景色具有雄、奇、秀、美的特色,置身其中,峡谷壁立,石径萦回,沟壑幽深,烟雾浩渺,吐珠溅玉,奇峰怪石,如塑似画,是一个绝佳的森林旅游胜地。
此地出产的久峰骏眉茶叶,品质上乘,茶香怡人。而关于久峰骏眉茶叶,还有一段古老的传说。上佛洋山上原来有一座建于明代的寺院,叫天云寺。这个寺院虽然面积不大,香火却很旺盛,远近闻名。原来,来这高山寺院的香客喝了“佛洋汤”后,感觉清爽怡人,仿佛有去“昏沉掉举”之感觉,能让烦躁的世俗之人,精神上感到青涩淡远,温婉安娴,静气十足。而这种被香客们传奇了的“佛洋汤”,就是产自上佛洋的茶叶,就是现在的久峰骏眉茶叶的前身。
久峰骏眉茶叶那么神奇,与众不同的地方是什么呢?上佛洋山海拔在1000-1200米左右,寺院周边常年云雾缭绕,故名天云寺。在明末清初之季,天云寺有一寺僧叫悟云,喜欢种茶和品茶。他在寺院后面种植了几十株茶树,精心培育。一开始也不以为然,可到了清明之时,采摘了春茶,在进行炒茶的过程中,就招引了众多的香客,人们说几里以外就能闻到一股浓郁的清香,此地茶叶是非凡之物。悟云和尚熟谙茶经,他知道,茶的生长,受气候、生态,土壤、海拔等因素的影响。名茶均生长在高山多雾的环境中,雾气在太阳的照射下形成的漫射光,对茶树形成有益物质的也起到了关键作用。海拔越高,味道越醇,品质越高,现在是专家的共识。由于茶的出名,寺院更加有灵气。一时间,上佛洋山上的久峰骏眉茶叶泡的茶,也被人们称为“佛洋汤”。那种或清或酽、似苦实甘的茶味,成为天云寺的特产,也成了人们心目中高口味的饮品。《神农本草》里面说:茶味苦,饮之使人益思、少卧、轻身、明目。而生长在上佛洋千米高山上的云雾茶,不仅有这个口味,回甘甘甜,而且更有它的药用功效,历史上“佛洋汤”就被蒙上了一种能治病,又能养生的神秘色彩。
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刘英与粟裕同志率领红军挺进师驻扎在天云寺,僧众们就用(久峰骏眉)“佛洋汤”来招待红军,红军首长称此茶为闽浙边上的茶叶精品。后来,国民党军队对根据地进行围剿,天云寺被烧毁了,茶园也随之荒废。
解放后,这里成立国营林场,又开辟了150亩茶园,近来又发现50亩野生古树茶林,面前正待开发。上佛洋的久峰骏眉茶叶也成了泰顺这个中国茶叶之乡中的茶叶珍品。现在这个茶园经过改造优化,进行了科学的有机茶管理,已经扩大,规模种植,规模生产,它的“久峰骏眉”茶叶已经推陈出新,逐步进入市场。
自己做的久峰峻眉甜糯感明显,回味无穷!待君来共品茗~^_^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