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我们学校对初三学生进行了一次模拟考试,成绩出来后并不是很理想,突然对这群孩子很是担心,仔细分析发现部分学生最近学习状态不是尽如人意,大多数是比较自我的,往往依自己之见行事。成绩好的学生面对复习很是无所谓的态度,总认为复习是多余的,都学过, 并且还学得不错。因而在复习的过程中就不太积极。而差一点就觉得反正就这样了,因而积极性也不高。殊不知学习是循序渐进的过程,是巩固提升不断积累的过程,面对中考茫茫然,无所适从,好像生活学习失去了方向,那么面对这些问题该怎么办?我想,作为老师,我们应当想出一些可行的办法来改变学生的学习态度,从而更好的决战中考。
让反思成为习惯
荀子之言:“君子博学而日叁省乎已,则知朋而行无过矣。”既然反思有如此大的魅力,那么我的第一步棋就是让学生先反思自己,今天也学到了什么,重点是哪些,哪些是理解的,哪些是一知半解的,哪些是不会的,在以后的学习中应当加强哪方面的学习,这样才能使知识点得到掌握,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励志青春 不负韶华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多次谆谆告诫教育者:每个孩子都有“成为一名好学生”的愿望。如何点燃这愿望的火花,并让它长久“不熄”?——是老师的爱。爱是教育的起点,是教育的真谛,是教育的灵魂,是人文精神绽开的花朵。我国近代教育家夏丐尊说:“教育之不能没有爱,犹如池塘之不能没有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师爱是一种强大的力量,它会影响学生的身心发展,人格的形成,人生道路的转变,甚至影响他的一生。我爱我的学生我就要想办法让他们改变现在的状态,那么我的第二步棋就是:“让父母的爱激励学生”今天早上我利用早读时间借助多媒体播放了一段筷子兄弟的《父亲》这首歌.我看到有同学跟着唱.有同学则很惊讶,其实这些在我的预料之中的,在这样的一个氛围中我把这次月考试卷发给大家,并拿出同学们在初一时的成绩让同他们做对比~有的进步有的退步。进步的看着都很高兴,而退步的却一句话不说。我心里暗想“这样就对了,我的目的快要达到了”,有了这样一个氛围,接着我把提前准备好的励志小视频用最大的音量播放了一遍。顿时教室安静了下来.大家都在认认真真观看,该视频讲述的是“一个小男孩从呱呱坠地,由小学到初中再到最后的成年,她的父母为他操碎了心,当他真正长大真正知道错了的时候,父母已经不在人世了。”看完后我发现很多同学留下眼泪,尤其是视频在播放那个男孩在与父母争吵时,其实像极了我们的学生,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文中有这样一句话:“一个人的一生应该是这样度过的: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耻。”以此与大家共勉,励志青春 不负韶华。
转变学生态度之我见 转变学生态度之我见让努力成就未来
“同学们此时此刻你的父母都在干嘛,有好吃的好喝的他们都会留给谁,你瞌睡了想睡就睡,可是他们从不敢倒下,因为身后有你们。他们从不敢生病,因为没有人照顾。他们也从不敢说累,因为没有人惯着。你们坐在这里真的就问心无愧吗?仔细想想你们的父母,中考结束后,再回首往事时,后悔的应当是你没能做到的事,而不是已经做过的事。
如果不坚强,懦弱给谁看!
别让十年后的你,讨厌现在的自己。
珍惜现在的一切,端正自己的态度。
不要祈祷任何东西,除了智慧和勇气之外。所以你们应当在剩下的60多天加倍努力!
转变学生态度之我见到第二节课的时候我发现很多学生端正了学习态度,课堂回答问题的人多了,课后问题的学生也多了。看来这种方法还是值得尝试。但重要的是贵在坚持,持之以恒。我想作为老师只要我们用心教授,总结好的学习方法,设身处地的为学生着想,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那么还怕学生成绩提不上来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