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在一个环境的内部,我们很难跳脱出来去看全貌,就像生活环境一样,即使每时每刻都在其中,却无法感知流向。
在我的老家,一直有一种执念,就是需要一个所谓的“铁饭碗”,这样人才会有安全感。但铁饭碗只是一种错觉,这种错觉的根源在于多年对周围环境的感知。
如果愿意多深思一层就会发现,其本质是对整个环境流动的一种误读,认为环境是静态不变的。当外部环境发生改变,内部环境很难不受影响。
比如当时如日中天的资源产业-油田,我们都得承认,自然资源无限制开采,必然存在耗尽的一天,但没有人愿意去相信这一天会发生在自己身上,或者说宁愿存在一种侥幸心理。可当这一天真正发生的时候,你的抗风险能力是多少?
坐拥垄断行业,当既得利益者,无可厚非,但要想清楚自己为此失去的是什么,当风险来临或者其他外部环境改变的时候,自己能够做的又有哪些?
前阵子乔治王在朋友圈提问,如果你当即失业的话,你有什么预备方案吗?大多数的回答也的确是没有做任何的准备。
很多时候不是我们看不到一些变化,而是不愿意相信那些变化。但不管你是否相信,变化依然存在,不会因你而停留。当你反身承认变化的时候,已经站在变化之外,无法再融入其中,可能悲观点说,就是被淘汰掉了。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环境的变化总是会眷顾最先适应它的人,而不是那些认为能够改变环境的人。正如一位老人说过,个人的努力固然重要,但也要考虑到历史进程。
不管现在的人们是否愿意相信,这个时代的变化就是越来越快的。不论是生活,工作,还是其他。所有你能感知到的事情,都在发生变化,可能唯一没有变化的就是你的心智。
拥抱变化,提升自己的能力与眼界,格局,知识都非常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提升自己的认知能力,可以辨别一些情况,做出更理性的判断。
为什么我认为要像经营公司一样经营自己。这是一种思维上的转变,要更有系统的规划自己的未来以及做好相应的防范措施。没有什么事情是一成不变的,这个前提必须先确立。
先来思考,我们在工作中,如果站在你的职业来说,你对这个行业的发展是否有清晰的认识,你对当前效力的公司是否有足够的认识,你对整个行业的格局以及自己的位置是否有足够的认识。假如你知道这个行业早晚要完蛋,你还愿意一直待在其中与其共存亡,还是早早改变自己的能力,尽快跳出去?抑或说的中二一点,你能力挽狂澜拯救其于水火中吗?
对看不见的东西选择性的认为不存在,这就是问题所在了。
再说的直白点,钱从哪里来,如何保证生活?
从公司角度说,你会知道公司的主营业务是哪些。收入来自哪里,整个行业的发展是增长的还是萎缩的。公司是否有第二个业务增长点,提前布局的方向有哪些,这些能不能持续的为公司创造利润。
反过来说,假如我们愿意将更多的思考放在自己身上,那我当前的主要收入是哪些。在能力范围内与公司环境的结合考虑下,未来收入的增长点在哪里。我个人自身的风险在哪里,比如,是否会因为产业环境不好而工资下降,是否因为年纪等原因而无法适应原本的高强度工作,是否因为家庭等其他环境改变,从而影响工作的产出,进而影响自己未来的发展。那么作为个人该提前在哪些方面进行布局?
说个比较实在的,假如家里就一个经济支柱,突然这个支柱失去工作或者因其他原因,家里的经济收入下滑,生活质量不提,还能不能保证正常生活?
我们都说要未雨绸缪,不是说要等到天阴了你开始准备,而是你知道早晚有一天一定会下雨,只是时间的问题。你愿不愿意在下雨到来之前而做准备。这个准备一定是不确定的,一定是充满困难与艰辛的。也一定会有失败的可能的。但不做的话,只会摔的更惨。
生活不断的变化,科技不断变化,工作环境不断变化,人与人之间的思维交流方式不断变化。假如认为当下自己所在的,就是永恒不变的,当外部变化来临时,一定是措手不及的。正如高速公路收费的大姐,真的认为自己的工作永恒存在嘛。其实不是,很多人都知道这个岗位迟早要淘汰掉的,只是不愿意相信而已。不论你相信与否,当它来临时是不带任何感情的。这是发展的必然。我们要做的,能做的,也仅仅是不要成为变化中牺牲掉的那一部分。
这场游戏,开始就没有结束。要么玩下去,要么淘汰出局。改变自己的思路,让自己在规则之下更游刃有余一些。才能生活的更惬意,对自己和家人也是最好的选择。
等到一切都来临时,后悔晚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