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人类都在探索时间和万物的秘密,而到如今我们仍对此一无所知,唯一能知道的是我们人类只是时间和万物中微不足道的一抹存在。也许是因为人类的微不足道,也许是因为万物的可怖和时间的残酷,人类从远古开始就对世界充满了敬畏,这一份敬畏衍生出了信仰,衍生了信仰中交错的故事和感情。而信仰又给了人类在这个未知世界求生时精神上乃至肉体上的力量。
我此次吴哥之行,就是阅读信仰的旅行。
当代的暹粒市喧嚣嘈杂,烟尘漫天,拥挤肮脏,人们懵懂麻木的为了基本的生活奔波,到处都是地雷受害者拖着残缺的身躯艰苦求生。在几百年前,市区外六公里处的吴哥王朝遗址,曾经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是高度文明的聚集地。吴哥遗址,是全世界最大的佛教寺群。这真的是一个很奇怪的景象,时光的流逝把两种截然不同的景色放在了同一块画布上。
我租了一辆TUTU车,来到丛林深处的吴哥遗址,从暹粒市区过来,大约要2,30分钟。景色已经完全改变了。高大的树木枝繁叶茂的在大地上散发着坚不可摧的生命力,粗大树干上每每缠绕着同样健壮的枝干。遗址剩下断壁残垣,很多断裂处,庞大的树根力量勃发的生长笼罩着。非常壮观。这些树木让我看到生命最强有力的一面,他们仿佛从远古一直延伸到现在,无所畏惧,所向披靡,他们才是这片自然、这片土地的主人。我用手去抚摸植物粗糙的根部,看着手指柔弱的肌肤,瞬间感觉人类十分脆弱。
如果来得早,这里宛如爱丽丝梦游仙境般神秘。废弃的古堡和寺庙,郁郁葱葱的热带丛林。遗弃的墙壁上或是藤蔓攀岩,或是被树根笼罩,或是被抚摸得光亮,泛着青色,暗红色,淡黑色。整个遗址构建成一幅深邃又丰富的画卷。
吴哥遗址是曾经吴哥王朝的寺庙和王宫的遗址。费解的是,除了吴哥遗址,再没有看到任何平民的留下的痕迹,没有一丝生活气息。考古学家们后来了解到,吴哥人们认为人很低微,没有入住石头砌成的房间里面的权利,只能住茅草随意搭建的房间,所以在时间交替过程中,一切都烟消云散了。但是,吴哥遗址的寺庙壁画中,却还是有描绘平民烟火的部分。在吴哥寺的外墙,就详细的描绘了很多烹饪、集会、狩猎等等的景象。吴哥寺是吴哥遗址最有名的一个寺庙,除了庞大而风格独特的建筑、栏柱上神色各异的雕刻,最吸引我的就是外内墙篇幅巨大的壁画了。内墙描绘了佛经上的各类故事,外墙则是日常生活。故事非常丰富,篇幅非常庞大,我花了一个下午的时间,也只能看了其中一小部分。更遗憾的是,因为文化的差异,我基本对壁画描绘的内容一知半解,然而,这却让我感受到了信仰在古时这些人类心灵中的地位。他们宁愿自己住茅草小屋,也要兢兢业业把心中神所居住的地方筑建完美,把心中的信仰用一种比较不会磨灭的形式雕刻下来。
还让我喜欢的一个寺是涅槃寺,相比其他寺庙,这座寺非常的小,可能只有一个池塘那么大。但是,它很奇妙的被掩藏在一片水域之中。去往涅槃寺要经过一片广阔的湖泊,中间搭建了一条狭窄的木质小道,沿着这条小道一直走,尽头是一个茂密的森林,同样一条狭窄的小道通向深入。一直沿着小道走一段路就到了。湖泊大概是我见过的最平静的湖泊,湖面清澈毫无波澜,三三两两的竖着一种白色枝干的树木,偶尔会有小鸟沿着湖面飞过。林间的小道也非常有趣,两边几步远就有一个池塘,碧绿的水,密密麻麻的生长着各种植物。涅槃寺据说是以前的医院。说是医院,其实也只是心灵上的一个安慰,如果生病了,人们回到这里拜见此处的神。
吴哥大大小小的寺有十几处,在来之前,为了了解它们的文化,我特意看了蒋勋对吴哥的讲解。蒋勋讲了很多印度教和佛教的故事,这些都被呈现在吴哥寺庙的壁画和雕刻上。我很难把这些故事记下来,只是凭直觉去观赏这些壁画和雕刻。无论是巴肯山上俯视的风景,巴戎寺微笑佛脸上蔓延的安详平静,还是突兀的原始崇拜雕刻,庞大的龙蛇大象雕刻,在我的直觉里,都变成了生命的神秘和虔诚。我甚至花了一个下午的时间,盯着一处巨大古老的墙壁,什么也不做只是发呆。我很喜欢这里的感觉,似乎回到生命最初的本质,畏惧自然,敬仰神明,而不是生而以为人类是宇宙的中心,自然的主宰。看着这些遗址,我也会想像,当初他们是怀着什么样的心境在雕刻这些壁画,建筑这些寺庙呢。
(2018年2月吴哥之旅游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