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简书超伽网红作家蒋坤元的朝花夕拾篇《牛饼与淘潭潭》
牛饼饲牛好喜欢,
亦为诱鱼到潭潭。
关门捉鱼多趣味,
作家儿时智非凡。
牛馆生涯难忘记,
大人惊牛他被颠。
竹刮只让额伤痛,
幸运度劫保平安。
在作家的《长篇小说|圣堂寺传说79》里有一首诗:
一把刀是无耻徒,
忘恩负义黑龙谋。
幸遇五旬夫妇救,
黑龙生还船上头。
决定不把实话讲,
有家难归添忧愁。
贼船好上不好下,
黑龙纠结难去留。
附注:今天看坤元君的文章《牛饼与淘潭潭》,想起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但这是我读了坤元君的文章后,觉得里边的儿童乐趣有些跟鲁迅文章中的貌似很相似,我并没说坤元君的文章就是鲁迅先生的文章,这一点还请一些纯文学作家不必吹毛求疵,其实你就是找茬子我也不怕,我没说你其奈我何。其实坤元君在儿时的乐趣要比鲁迅小时候丰富多彩得多,鲁迅只局限在一个很狭小的百草园中,到了三味书屋,还要乘那个私塾老师不在时才能到私塾附近的园子中偷玩一次,而坤元君就不同了,他的天地很广阔,是广袤无垠的田野,他在那里无拘无束,骑在牛背上放牛,用牛饼做鱼饵,先把鱼诱哄到潭潭中,然后再堵上跟外界相连的地方,抽干水去关门捉鱼,不必去谈怎样烹饪鱼的美餐,但这个关门捉鱼就是趣味无穷。
我们先来看坤元君的这篇文章的思路,思路很清晰,思路就是以牛饼为线索贯穿全文,先写牛饼,作家用牛饼去喂饲那些牛,这就让作家跟牛很熟稔,他可以到牛棚里来去自如,牛也不会跟他翻脸用牛角抵他,他也可以优哉游哉地骑在牛背上去放牛,也可以说是去玩耍,在那个年代苦中作乐嘛,这也是作家从小养成乐观豁达的来源,他还可以很轻松地就从牛棚里拿来半袋子牛饼(估计也没多少,多了他也背不动,那时他还小),并用这些作为诱饵抛到潭潭里,然后想法把潭水抽干,他好去干关门捉鱼的大事。哈哈,从这里可以看出作家小时候不仅勤劳,而且也很淘,也不怕冒险(当然那个他从牛背上摔下来的事情,是一个大人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地拍了一下牛屁股造成的)。他淘到什么程度呢?他淘到用牛饼做鱼饵把鱼引诱到潭潭里,然后堵上潭潭跟外河连接的地方,也就是说堵上缺口,他跟弟弟把潭潭(估计就是一个小池塘)的水戽干净,就是淘干潭潭里的水,就开始捉鱼了。真是妙不可言,难为他怎么能想出这么好的计策出来的,可能也是小时候常常去劳动,在劳动中积累到一定的经验吧,不是有一句格言吗?那就是,实践出真知,劳动长才干。这应该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颠扑不破的真理。
请点击蓝字,去看作家的《长篇小说|圣堂寺传说79》,让我们去看看黑龙历险记和他将何去何从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