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心理治疗中的依恋》第4章,冯那吉和前锋

《心理治疗中的依恋》第4章,冯那吉和前锋

作者: 大力133338 | 来源:发表于2022-03-18 09:12 被阅读0次

    心理理论这个术语指的是我们所有人在不同程度上都会基于潜在的心理状态,包括信念,情绪以及欲望,来理解自己和他人的行为,这个想法是指从童年期开始我们就发展出一种理论,它可以使我们根据我们认为他人心中所想的来理解,并且在某种程度上预测他人的行为。

    一、冯纳吉:心智化、体验模式和自我的互为主体起源。

    1 心智化及反思功能量表。

    Main集中关注成人在AAI里,思考和回忆过程的自我检测,而冯娜吉则不同,它拓宽了关注的领域,研究成人对于心理状态的普遍性的注意,尤其是对他人心理状态的注意。后来评论说,这是他称之为心智化能力的标志。

    为了评估个人心智化能力的强度,冯纳吉和他的同事设计出了反思功能量表,在被访或者是患者呈现出以下现象时,更可能显示出强大的心智化能力,在治疗中可能是患者对治疗师所做解释的接受能力。

    1)对心理状态的本质的觉知。例如人们可能故意掩饰内在的状态,某些心理反应在某些特定的环境中是可以预测的。

    2)明显努力识别行为背后潜在的心理状态。比如可以根据信念,感受欲望等方面来解释行为的原因。认识到我们对某种状态的感受,可能与我们观察到该状态的某些方面不一致。

    3)认可心理状态有发展的方面。比如昨天的感觉和今天或明天的感觉可以不一样。父母的行为既受到他们自己父母行为的塑造,同时也塑造了他们自己的行为。

    4)对跟来访者或治疗师有关的心理状态的觉知。

    比如治治疗师的个人史及所造成的心理状态,可能与患者的非常不同。

    冯纳吉说明了这一点,我们在这里需要聆听的不是有关心理状态的原则性声明,而是有迹象表明这些原则并内景的理解了。

    1987年,冯娜吉和斯蒂尔招募了100对妻子怀孕的夫妻,她记录了父母在依恋方面的心理状态——在幼儿出生之前进行评估——可以预测这个婴儿12个月时在陌生情境实验中的分类。那些具有很强反思能力的父亲和母亲拥有安全型孩子的几率,比那些心智化能力弱的父母高3~4倍,他还证明了强大的反思能力可以打破恶性循环,在这个循环中具有不良依恋历史的父母通常养育出不安全的儿童。

    冯纳吉也提出早期依恋体验表中的关键作用,并不是在我们的心灵中记下模板,而是我们的心智化能力允许我们在多深的程度上探究自己的体验,尤其是那些有情绪掌控的体验。冯娜吉的合作者Mary target是这样解释的:反思功能发展到极致,涉及到思考着感受并感受着思考。

    2 体验的模式。

    冯娜吉的大部分探索,旨在帮助我们了解心理体验的模式,他们反映出我们对内在世界和外部现实二者关系的感受,弗纳吉描绘了三种这样的主观模式。心理等同,假装以及心智化。

    1)心理等同模式。

    内在世界和外部世界被简单的对等起来,信念和现实之间没有区别。

    2)假装模式。

    内在世界与外部世界是相互脱钩的,我们相由于现实之外,任何想象中的事件感觉上都是真实的,而任何被忽略的事件都归于无关紧要,解离否认以及极度自恋性的自大感,都是这种假装模式的例子。

    3)心智化模式。

    我们能够认识到内在世界与外部现实是分开的,但又是有联系的,我们能够反思自己的思考感受以及幻想是如何影响真实发生的时间,同时有如何受真实事件的影响?

    根据冯纳吉的说法,婴儿和幼儿无可避免的生活在心理等同的世界中,而后他们通过假装模式获得了一种释放,在这个模式中主观体验与现实是无关的,在游戏中他们能够假装现实的各种限制从不存在,最后,在儿童的正常发展中一般是到了4岁左右,他们逐渐将这两种早期模式整合起来,这时内在世界不在于外部世界等同那段时间也没有完全与外部世界分开。

    是什么促成了体验,从心理等同和假装模式转化到心智模式的。冯纳吉的答案详细阐述了波尔比、安斯沃斯以及main的结论。那就是依恋的互为主体的关系,首先提供了全面的情感调节,而后但并非不重要,在一个反思性他人的面前,有些游戏可以小试身手。

    3 情感调节,代际传递和互为主体性。

    冯纳吉相信通过体验的反思模式的桥梁是建构在情感调节的基石上。一般能成功容纳婴儿痛苦感受的父母,通常会养育出具备稳固的心智化潜能的安全依恋型孩子。

    情感调节,依恋安全以及心智化之间又存在怎样的密切关系呢?

    1)成功的容纳和安全型依恋。

    父母可以容纳婴儿的痛苦情感,父母这样做是在告诉婴儿。1 他们理解造成痛苦的原因和其对情绪的影响。2 他们能够应对痛苦并减轻痛苦。3他们能够识别出孩子正在表露出有意图的姿态——这意味着孩子能够推断出行为背后的意图,尤其是父母行为背后的意图。

    冯纳吉认为这三种容纳的要素—父母识别出孩子是一个拥有自己心智的独立人,独父母和自己的心里—可能是促使儿童形成安全型依恋的最重要的原因。

    2)镜映儿童的情感,妈妈的脸是镜子的前身。

    冯纳吉观察到,能够在情绪上调谐的父母会通过情感的静应,传递出他们自己可以共情和有能力应对的信息,这些镜映不仅是随机应变的,而且是作出标识的随机应变的镜映是精准的。父母的面部表情或声音的展现与婴儿的情感相一致,结果就是父母的情感表达成为儿童对自己情感最初表征的基础。

    由于要把这些随机应变的展现看作是镜映儿童的情绪体验,父母必须通过假装和好像的方式对这些展现进行标识,比如镜映情感时做的夸张一些,通过这些方式父母的反应就将婴儿自己的自我送花给婴儿。

    3)不安全依恋的代际传递。

    当父母长期不能容纳孩子的痛苦情感,孩子就会产生特定的行为,反映出他们内化了父母对那些情感的具有特征性的反应,比如说一个冷漠型的母亲对婴儿的痛苦的反应是忽视或压抑的,这个婴儿可能就会发展出一种回避对策,用以应对自己的痛苦情感。实际上非安全型父母养育的儿童从父母那里借用了他们的防御,因此父母的不安全通常给孩子遗留了类似相对应的不安全感。

    4)有问题的镜映

    一再的暴露在没有标识的镜映下,会强化心理等同模式,因为孩子的内在体验看起来常常和他对外部的体验相匹配,而且似乎没有其他出路。

    相反的随机应变的镜映会导致内在空虚的感受。以及虚假自我,因为让儿童内化的形象不是他自己的情绪自我,而是父母的情绪自我。

    经常暴露在菲随机应变的镜映中的儿童,容易发展出自恋性的病例,其中想象的自大感成为空虚自我的止痛药。

    5)超越容纳。

    如果游戏被人观看,是父母或一个年龄大些的孩子或是治疗师,那么假装的世界和真实的世界,就可以开始重建一个点评,一个眼神或者观察者的一个解释,内在体验和外部现实之间就连接上了,这样两者之间就开始有了联系,而不是等同或解离,这就为心智化能力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更进一步为元表征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元表征是仅仅根据内在体验的表征性本质反思自己和他人的内在体验的能力。

    二、从依恋到互为主体性。

    1 先天的互为主体性。

    婴儿研究表明,互为主体性的最初形式,从出生之时实际上就已经存在。镜像神经元的发现是这个议题的关键部分。andrawMeltzoff 和Colwyn Trevarthen是最早在吸收儿身上发现被称之为原始的互为主体性迹象的研究者

    Meltzoff和他的同事发现出生42分钟的婴儿会有意的模仿成人的面部表情。

    但是除了模仿。,Trevarthen还观察到在婴儿和成人之间的互相调节的沟通每一方都能及时镜映出。对方的动机和目的,因此婴儿和对方发生了即刻交互感应的联系,产生这种联系的基础是婴儿生而具有的能力,而且他们能够识别出这些反应的能力,使得对这些共同的行为进行相互调节,成为可能。

    这也就是婴儿与对方发展出非言语的雏形对话。

    分享注意交点是互为主体的联系的主要特征之一,还有其他两个分别是分享意图以及分享讲述状态,分享感受状态可能是最重要的,情感调节是用以描述情绪共鸣以及沟通的双重过程,这使得我们不仅能够感受到和他人感受相近的东西,同时也能向其他人传递拥有共同体验的事实。

    为了让婴儿感觉到母亲调节了婴儿的内在状态,母亲只是模仿他的情感是不够的,因为这样沟通只是对婴儿行为的反应,而不是对他的体验的反应,为了表达自己能分享婴儿的体验,母亲必须对婴儿情绪上的表达行为给予一个跨通道的反应,比如伴随婴儿身体上表达出来的兴奋之情,它可以有节奏的发出声音,或者在婴儿不高兴而哭泣时,他可以大声发出,同样表达意识难过之前的叹息,以这种方式向婴儿传递出自己对婴儿的失望的挑衅。

    正如Stern所说两个心智创造了互为主体性,但是同样的互为主体性,也塑造了两个心智重心,从心灵内在转向互为主体性。

    2)依恋、心智化和互为主体性。

    Stern相信依恋和互为主体性是分别独立的并且互补的两个登记系统,依恋系统,平衡了我们两种相互有关的需求,一个是由身体亲近带来的安全感的需求,另一个是通过探索而可能实现的学习的需求互为主体的系统,则是我们了解他人也要被他人了解的需求所驱动,如果依恋的存在是为了促进安全感,那么互为主体性的存在,则是为了提升心理上亲密感和归属感的体验。

    尽管没有互为主体的联系,也可以产生依恋,比如自闭症;没有依恋,也可以形成互为主体的联系,比如有可能遇到一个陌生人,似乎是个灵魂伴侣,但一般而言,依恋和互为主体性确实是相互促进的。

    心智化它是一个过程,让我们理解自己的体验和他人的体验,并为这些体验赋予意义,互为主体的联系就如同心智化这个词的隐义一样多只在我们自己和他人之间取得共鸣一致,并且能够分享心灵中的景象,而不在于理解和赋予意义。

    3)互为主体性作为发展的成果。

    Trevarthen和Stern不仅强调了互为主体性,是先天的起源于人们知觉,倒在对自己的体验和对他人的体验之间存在的这一事实。

    互为主体的联系的能力是不断进化,永远无法发展到极致的,在极致时两个主体,即两个分别独立又旗鼓相当的中心,既能主动发起又能体验,两个主体能够相遇,这是心灵的相遇。

    只有当儿童能够强有力的表达自己的愤怒,而后能发现他人可以幸存于灾难,这个儿童才有机会学习到事实上他人是另一个独立的主体,而不是客气。

    4)作为心理治疗理论的互为主体性。

    两位心理工作者认为他们的工作是以拓展精神分析性的自体心理学为特点,他们把分析情境中的互为主体性描述为有两个个体,一个来自患者,一个来自分析师的教会,而构成的特定心理领域。互为主体性是一个总体的名词,指在处于关系之中的两个人在意识和无意识主体上的相互影响。

    5)治疗关系中的依恋和互为主体性。

    依恋理论中,我们早年受到的情绪伤害最有可能得到治愈,因此治疗师可以是一个新的依恋对象,在与治疗师的关系中患者能发展出新的一辆模式

    冯纳吉提出要使患者能够在治疗师的心智里找到自己的形象,发现自己是一个正在思考和正在感受的人,这一点很重要,根据这个观点心理治疗是通过产生一个安全依恋的关系而起作用的患者,在这样的关系中能够发展出心智化和情感调节的能力。

    对此章的后续章节将加以详细的描述,在这种共同创作的互为主体的关系的情境中,内隐的和非言语的沟通发挥了重要作用,使我们能够去认识患者,同时允许患者重新造访自己未完成的发展性任务,当我们能够让患者身上的驱力重新参与进来,新的依恋关系就开始发挥作用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心理治疗中的依恋》第4章,冯那吉和前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vlid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