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心理治疗中的依恋》第四章Fonagy和前锋01

《心理治疗中的依恋》第四章Fonagy和前锋01

作者: 心喜欢生0003 | 来源:发表于2022-02-13 00:04 被阅读0次

心理理论这个术语指的是我们所有人在不同程度上,都会基于潜在的心理状态——包括信念情绪以及欲望,来理解自己和他人的行为

这个想法是指,从童年期开始,我们就发展出一种“理论”,它可以使我们认为他人心中所想的,来理解并且在某种程度上预测他人的行为

关于这一部分,我最近有一些自己的理解:关于信念,我开始相信“我们在依恋方面的心理状态”上的安全感,最终不会那么取决于特定的个人的历史事实,而是更多地取决于我们是否能够成功地对过往历史做出有意义的理解;关于情绪,当我完成了对历史事实的接纳,我决定要走一条艰难的脚踏实地的路,当我这样想的时候,我的情绪开始稳定了;关于欲望,我想我还是不要有那么大的欲望,凡事给自己降一份的温度,不求完美,但求落地;理解自己和他人的行为——当时的行为模式,是具有适应性的,保证在即在那个环境里生存下来,而未来的行为模式需要调整这种适应性。

一、福纳吉:心智化、体验欧式和自我的互为主体起源

1、心智化及“反思-功能”量表

心智化,即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认识到自己具有心智来调节我们对世界的体验——不是关于自我的知识,而是关于普遍意义上对心智的知识。

心智化的活动,植根于被福纳吉称为“反思性功能”的能力中。

反思性功能于我们的领悟和共情的能力密切相联。《反思-功能量表》的四个指标:

(1)、对心理状态的本质的觉知

(2)、明显努力识别行为背后潜在的心理状态

(3)、认可心理状态有“发展”的方面

(4)、对跟访谈者(或治疗师)有关的心理状态的觉知

福纳吉说:“依恋本身不是目的;它的存在是为了创造一套表征系统,我们可以认为这套系统为了帮助我们生存而一直在进化”。这套表征系统就是心智化系统,它提供了大量的进化生存的有利因素,帮助个体对其他人的行为进行理解、解释和预测。

2、体验的模式:三种主观模式,心里等同、假装、心智化

在心理等同模式中,内在世界和外部现实被简单地对等起来,信念和现实之间没有区别。

在假装模式中,内在世界与外部世界是相互脱钩的,我们逍遥与现实之外:任何想象中的事件感觉上都是真是的,而任何被忽略的事件都要归于无关紧要。

在心智化模式中,我们能够认识到内在世界跟外部世界是分开的,但又有联系。

3、情感调节、代际传承和互为主体性

福纳吉相信,通往体验的反思模式的桥梁,是建构在情感调节的基石上。“感到完全”已经被描述为依恋的既定目标,为了体验到这一点,婴儿要依赖所依恋的对象帮助他们调节极端的情绪

按照福纳吉的说法,一般能成功“容纳婴儿痛苦感受的父母,通常会养育出具备稳固的心智化潜能的安全依恋型孩子。

从我个人的情绪体验中,别说让我的父母‘容纳’我的痛苦感受了,而就他们自己而言也还是诚惶诚恐的孩子,他们自己都无法面对这个残酷而复杂的现实世界,他们哪里有能力容纳小婴儿的痛苦感受呢?!因为缺乏安全的陪伴,所以不敢去探索这个未知的现实世界,就会感觉到空洞、空旷、缺乏生机。

(1)、成功的容纳和安全型依恋

这种容纳,要求母亲自己能够承受、能够加工婴儿所不能忍受的情绪体验,而后以一种能够的形式,重新呈现给婴儿。

父母这样做是在告诉婴儿:

第一,他们理解造成痛苦的原因和七对情绪的影响;

第二,他们能够应对痛苦并减轻痛苦;

第三,他们能够识别出还在正在表露出有意图的姿态——这意味着孩子能够推断出行为背后的意图,尤其是父母行为背后的意图。令人惊讶的是,福纳吉认为这第三种容纳的要素——父母识别出这第三种容纳的要素——父母识别出一个拥有自己心智的独立人,能够有潜能去解读父母和自己的心理——“可能是促使儿童形成安全型依恋的最重要的原因”。

我相信我们那个时代的父母大多数都无法清晰的识别出一个拥有自己心智的独立人的概念,大多数都是靠本能在生活。

(2)、镜映儿童的情感

妈妈的脸是镜子的前身——温尼科特。

福纳吉观察到,能够在情绪上调谐的父母,会通过情感的镜映传递出他们自己可以共情和有能力应付的信息,这些镜映不仅是“随机应变”的,而且是“做出标识”的。

这种从情绪上进行调谐的镜映结对是关键的,因为正是通过“对婴儿显露出来的内在状态产生共鸣,予以单飞并为其表达”的方式,父母可以那个孩子逐渐发现自己作为心理状态而存在的情绪,并且这些情绪是可以被辨认,可以与他人分享的——这个发现为情感调节和冲动控制铺垫了基础。

最为重要的俄是,是通过父母镜映中的这些标识,孩子发展出这种觉知,即她的心智是属于她自己的。

正是心智化调节了这个过程,并可能使那些自己的依恋历史有问题的父母养育出安全型依恋的孩子。

(3)、不安全依恋的代际传递

福纳吉指出了若干不利对对对情境,它们共同的主题是父母不能容纳孩子自己无法处理的情绪。

父母脆弱的核心是父母自身心智化有缺陷,以及由孩子的分离性所触发的回荡不已的焦虑

当父母长期不能容纳孩子的痛苦情感,孩子就会产生特定的行为,反映出他们内化了父母对那些情感的具有特征性的反应。

实际上,非安全型父母养育的儿童从父母那里‘借用’了他们的防御,因此父母的不安全通常给孩子遗留了类似相对应的不安全感。

实际上,我对着‘借用’了他们的防御体验深刻。

(4)、有问题的镜映

如果妈妈的脸没有反应,那这面镜子就只能看,却无法照见自己。——温尼科特

福纳吉提出特定类型的心理病理可能与特定的调谐及镜映失败有关。当父母的情感镜映没有做出‘标识’时,可能会导致孩子感觉被自己不断蔓延的痛苦所击败——因为他的痛苦似乎只是引起父母产生同样的情绪。

福吉纳就此提出一个理论,吉这可能是造成边缘性病理的起因。

相反地,“非随机应变”的镜映会导致内在空虚的感受,以及虚假自我这个主题上的各种变体——因为让儿童内化的形象不是他自己的情绪自我,而是父母的情绪自我

根据福纳吉的观点,经常暴露在非随机应变的镜映中的儿童,容易发展出自恋性的病理,其中想象的自大感成为空虚自我的一剂止痛药。

(5)、超越容纳

如果从心理等同和假装模式走出来的途径,是始于容纳和情感调节;那么这个途径通往反思的领域是以游戏作为媒介。

但是,如果这个游戏被人观看,是父母或一个年龄大一些的矮子,或者就是一个治疗师,那么假装的世界和真实的世界就可以开始重叠起来。

所谓看见即疗愈,人性有着天然的被认同、连接、有价值等需要的,这三个部分代表了三个核心信念即有能力、可爱的、有价值意义感。

一个点评,一个眼神,或者观察者的一个“解释”,内在体验和外部现实之间就连接上了,这样两者就开始有了联系——而不是等同或解离。这就为心智化能力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更进一步,为“元表征”——仅仅根据内在体验的表征性本质反思自己他人的内在体验的能力——奠定了基础。

实际上我就是在跟代老师与朱老师的互动过程中,产生了被接纳、有安全感的内在体验,从而有力量去探索外部现实世界,让两者之间产生了连接。

正如作者所言,无论在儿童发展的过程中,还是在心理治疗的过程中,心理的、情绪的、反思的自我,似乎首先是被别人认识和理解了,自己才能发现(或创造)它。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心理治疗中的依恋》第四章Fonagy和前锋01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uqik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