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新政是清朝最后一次改革,也是最深刻的一次改革。在政治上,进行了官制改革,加强中央集权。由于收回了地方督抚手中的部分权力,而摄政王载沣又没有足够的权威和权谋,导致没有强有力的中央政府和地方督抚,造成了内外皆轻的局面,为辛亥革命埋下了伏笔。后来,清廷派遣五大臣出洋考察,预备立宪。原定二十年的预备立宪期一直缩减到九年,在1908年颁布了《钦定宪法大纲》。在这份宪法中规定了君主集权的内容,一直被后世诟病。但近年来,有人认为其中有一定篇幅的保障民权的内容,是值得肯定的。三次国会请愿后,清政府组建了皇族内阁,使得朝廷失去了立宪派的人心。对于皇族内阁,过去认为是清廷“假立宪、真集权”的表现。不过,也有人认为,对于皇族内阁的判断,不能只看其成员的身份,而不看其立场。在这些人汇总,大多数人是支持立宪的,皇族内阁不一定是假立宪的表现。在经济上,发展工商业,振兴实业。这对于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和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在文化上,兴西学、办学堂、废科举,派遣留学生出国。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西学的传播和发展,但也对清朝的覆灭产生了影响。废除科举制,断送了传统知识分子的上升通道。另一方面,学堂培养出的人才不能完全被社会吸纳。这使得知识分子不得不分流,一部分钻研西学,一部分进入城市的出版、传媒等行业,一部分进入了新军,还有一部分参加了革命。在派遣的留学生中,绝大部分去了日本。在日本,一部分留学生接受了革命思想,加入了革命党,后来成为了革命的重要力量。在军事上,编练新军,进行筹饷。原计划编练新军36镇,后未能成功。在编练新军的过程中,清廷进行筹款,导致人心尽失。本来清政府就面临着巨大的财政压力,《辛丑条约》签订后要支付大量赔款。筹集军饷和实施新政的开销使得清廷财政雪上加霜,因此对百姓的盘剥日益加重。在新军中,一些知识分子对朝廷不满,为辛亥革命提供了条件,但也为北洋军阀的形成提供了条件。
清末新政的动机是为了挽救清王朝,可结果却是埋葬了清王朝。这体现的是改良与革命的关系。清王朝在改革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的失误,导致了改革的失败,也为革命提供了一系列的机会。之所以会如此,是因为以下几点:一是摄政王载沣等决策者缺乏政治智慧,二是在执行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失误,三是改革错过了最佳时间,贻误时机。清末新政与俄国斯托雷平改革有相似之处,都是为摆脱危机而开展,但最终都以失败告终,并葬送了清王朝与沙俄帝国。其中的相似与不同,值得深究。对改革历史的研究,对现在的改革也有着重要意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