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读书笔记
高速学习:如何用1小时的时间读完4本200页的书?

高速学习:如何用1小时的时间读完4本200页的书?

作者: 演讲教练李超满 | 来源:发表于2017-10-25 12:52 被阅读275次

01

读懂上面这本书《高倍速阅读法:将阅读效率提升10倍的全新学习方法》(以下简称《高倍速阅读法》)并能做到实操,普通人的读书速度可以提高4-10倍。

​至少能达到这样的效果:过去读1本200页厚度的书所花时间是4小时,运用高倍速阅读法读完1本书花1小时就足够。

据说顶尖高手还可以做到1分钟读完60页的书。

真有这么神奇吗?

我一边读,一边质疑,如果是过去,我认为几乎不可能,我的认知是就算1分钟读完60页,也不能全部理解呀,1分钟能理解那么多内容吗?

但真的读完本书后,再结合我最近的认知升级,我的疑虑逐渐变少。

这是有可能做到的,我自己做不到并不代表别人做不到。因为大脑的潜力远远没有被我们发挥出来。

曾经有专家预测过,男子百米短跑速度的极限是9秒70。

但牙买加的博尔特2006年突破了这个极限,跑出了9秒69的成绩。

当人们认为这已经是极限中的极限时,博尔特2009年再次打破了自己的世界纪录,跑出了9秒58的成绩。

短跑速度还可以再快吗?

我觉得是有可能的。

首先科技越来越发达,一双高科技的鞋可以增强短跑选手的速度;其次,先进、科学、合理的训练和膳食,能不断激发选手的潜力。

既然短跑可以不断加速,那阅读的速度也可以越来越快。

我相信,任何一个领域或者说再小的领域,都可以发展出无穷无尽的智慧。

02

这本书主要介绍一种阅读方法,叫做“影像阅读法”,即你看的书的内容可以变成影像,就像你拍X光一样,片子出来了,你的内在骨架一览无遗,尽收眼底。

我想到了另外一个比喻,“影像阅读法”有点像用手机拍照。

如果把“大脑”比喻成“手机”,那我们的眼睛就是“摄像头”。

你用摄像头(眼睛)可以拍下照片(看书本的每一页),每用一次摄像头(眼睛)拍照(看书),照片(书的内容)就储存在你的手机(大脑)里。

▲这手机的摄像头看起来好像一个人的双眼

03

什么是影像阅读法?有5个核心步骤:

步骤1、准备

准备就是要先明确自己的阅读目的是什么,然后进入阅读的集中学习模式——“理想的心理状态”。

但大部分人拿到一本书习惯的动作是从头看到尾,从第一页开始看,最后书看完了,感觉什么都没学到。

因为没有想清楚自己的阅读目的是什么,也即不清楚想要解决什么问题。

读书的时候要保持良好的状态,要放松投入,这样效率更高,体验感更好。

但有些人是带着焦虑急躁的心态去读书,自然很久都读不进去。

明确目的,放松身心,这是阅读前需要做的准备。

步骤2、预习

首先了解概况,去看目录就可以了。看目录,能让你更清楚作者的写作结构和安排。

有时候看目录,你都能猜测到某章内容可能会讲什么。

其次,评价此书是否符合阅读目的。

如果你着急要解决一个问题,但某本书不一定能给到你想要的答案,那你需要评估,此书是否应该现在去读,或者是否需要换一本书来读。

要牢记阅读目的,因为信息泛滥,读书也是很大的时间成本。

然后,决定是否读这本书。

有些书即使有很多名人推荐,但内容平平,不值得读,读可能是浪费时间,不如去找更好的书读。

步骤3、影像翻阅

这个步骤是全书的重点,也是需要不断花时间练习的地方。

影像翻阅打破了我们传统的阅读习惯。

传统阅读习惯是,我们一字一句一行一行地读,边读边理解,在心里默念,正是因为在心里默念,拖慢了我们的速度。

影像翻阅要做的是,放宽眼睛的视野,不要聚焦在单独的文字上。

你要看书的页面四边的留白部分,这就相当于你把摊开的书(左右两页)的内容一次性全部摄入了你的眼内。

真的感觉是用手机调整焦距,把要拍的东西全部摄入手机的焦点中。用1分钟的时间拍下60页书也就不出奇了。

影像翻阅的关键在于“不固定焦点,让视线分散”。

然后,要保持稳定的状态,有节奏地翻页。

还有,在运用“影像翻阅”开始和结束时,都要进行自我肯定。

因为人在尝试新的方法不成功时,会沮丧,信心受到打击,学习会变得更加困难。

而拥有良好的心态,去放松享受新的方法,即使不成功,也不要紧,心态稳定,才能渐入佳境。

步骤4、复习

复习的动作分3步走。

1.调查

不仅要浏览书的题目、目录,还要去看:

●书中的黑体字或有颜色的字(一般为作者想标记的重点)、各章节的大小标题

●写在封面和封底的话

●索引

●书的第一页(序言)和最后一页(结语)

●介绍报道、摘要、他人感想或评论等

调查是为了让自己更加清晰书的结构以及更好地判断书是否符合你的阅读目的。

2.寻找触发词

触发词是书的核心关键词,是作者为了强调书的主张而多次使用的词语。

找到这些触发词,能让你更容易回想起看过的内容。

从一本书中找到20-25个词(假设书的总页数是200-300页之间),切记不要花太多时间,2分钟内完成寻找过程。

3.提问

在列举的触发词中,会有几个你“特别想知道答案”的词语,这些触发词会引起你的好奇心,带着你的好奇心,提出问题并逐一写下来,对下一步“激活”有很大的作用。

步骤5、激活

激活也分5步,分别是:

生产性休息

重审问题

“超读+摘读”、“跳读”

绘制思维导图

高速阅读

在步骤“复习”结束后,要至少离开书本“10-20分钟”,是为了让大脑消化吸收在翻阅过程中收获的信息,这就是“生产性的休息”。

即使在休息,但实际上大脑还在工作,只是让我们的大脑更集中精神在工作。

在“复习”步骤中,我们已经提出了一些问题,在这个阶段好奇心会升级,会涌现出更多问题,需要决定当下最为重要的问题。

“超读”是俯瞰文章的整体,将文章分成几个板块快速浏览。

举个简单的例子,可以更快理解“超读”的含义。

假如,你是一个第一次来地球的超人,你从16万千米的远方眺望地球,地球像一个旋转着的蓝色球体,你朝地球直飞下来。

当你离力地球越来越近,大约在1.6万千米的时候,你开始能看到地球的轮廓,原来这颗星球大部分是被水包围着的。

更加接近一点,你就能看到地球的沙漠、草原、山脉等丰富的大陆地形。

看到整体的轮廓,这就是“超读“”。

突然,你被一个绿色的森林小岛吸引,你在小岛暂时着陆,在岛上探险。

探索完后你满足飞向天空,继续寻找下一个路地点,你发现小岛并在小岛上探险就是“摘读”。

摘读,是挑选能达到阅读目的的部分暂时着陆。

“超读+摘读”的作用在于理解文章结构,只找出主要信息,将文章内容进行重组,概括整篇文章(整本书)的主要内容。

跳读

眼神迅速不规则的跳动,跳过那些不重要的信息。

很多书的内容,有铺垫,有作者的自吹自擂,有广告。

或者一个观点的解释(为了证明这个观点,作者反复用不同的语言进行诠释,其实用一句话来理解整段内容的意思就可以),这些不重要的部分都可以忽略。

因为一本书中重要的部分只占到4%-11%(要分不同的书,有些经典的书籍,重要的部分比例会更高。)

思维导图

关于思维导图推荐大家去看两本书:托尼•布赞的《思维导图》和乔伊斯•怀柯夫的《绘制心图》。

▼影像阅读法5步骤的思维导图

高速阅读

高速阅读是影像阅读的最终阶段,有一个最大的不同,它可以自由调整阅读速度。

并不是一直求快,有些情况是可以放慢阅读速度的,例如:

出现了不太懂或不熟悉的内容;

内容十分复杂,认为有必要仔细阅读;

对自己非常重要,想要更详细了解情况。

04

影响阅读法,不仅仅应用于阅读上,在工作、生活上也可以运用。

例如可以进行团队激活。

你是一个部门的负责人,公司要普及一个全新的系统软件,看使用手册,你必须在一周时间内看完600页的内容,这些内容都是新的,很多内容不是特别了解,如果你从头读到尾,会面临两个问题。

一是你的工作时间不允许你有大块的时间来阅读;二是时间紧张、内容陌生读起来太痛苦了。

于是你想到了用“影像阅读法”激活团队。

你的部门有几位下属,假设是三位,三位有不同的专业知识,负责不同的业务,有负责人事行政的、有负责信息沟通的、有负责营销和商品开发的。

如何激活团队?

1.开会前设定主题

首先把手册的复印件和会议要求发给各位下属,会议要求上写着会议的目的和要达到的结果。

2.各自准备

●每位成员用1-2分钟对手册进行预习之后的影像翻阅,第2天全员开会;

●每位成员分享“预习”手册获得的信息,这样做使每个人都了解手册的基本结构。

3.团队激活

●给每位成员设定几个主题,这些主题通常是这个人比较擅长的领域或感兴趣的内容。

例如,人事行政的同事可以分配的主题是“导入新系统后,如何对新员工进行培训”。对信息沟通的同事,分配“新系统和旧系统之间的兼容性如何”

●每位成员用7-10分钟进行“超读+摘读”、跳读,寻找更具体、精准的信息

4.团队讨论

●每位成员先用5分钟的时间,叙述一篇从手册中获得的信息;

●请一位成员归纳要点,画出一份详尽的思维导图;

●围绕这份思维导图进行自由讨论,团队成员可以针对他人的主题互相提出具体问题。

这个方法让我震撼。其中的厉害之处在于:

每个人都可以发挥自己的优势和长处,集中注意力在自己的专长上,为团队贡献自己最深入的专业解读,并且跨越不同的专业壁垒信息共享。

另外,团队之间互相问答,激烈讨论,起到互补的作用。

正是在这种高效的分工又有信息的高度共享,每个人都能共享自己的智慧,产生思维的碰撞,每个人的成长都是超快的,每个人都从他人最优秀的地方有所收获。

我想到了类似的阅读升级的方法。

●任何一本书或者比较难读的一本书,几个志趣相投的人结成阅读小组。

●每个人分配不同的领域和主题,以最快的速度去钻研自己最擅长的部分。

●带着问题去读,读完后,大家先各自分享彼此收获,有人总结并做成思维导图。

●最后,大家热烈讨论,并对彼此的问题进行发问和深入讨论。

这样读法,把书读得更深入、更快、更厚。

05

罗振宇在《002号知识发布会》上说过一组数据,2016年,中国出版的新书约有26万种,世界出版的新书有220万组,迄今为止,人类的书库里存有3.1亿种书。

假设一个人活到100岁,每天都能坚持阅读,1年读300本书,100岁也只能读大约3万本书而已。

书是人类文明的结晶,我们之所以学识浅薄,修养不高,主要还是读书太少了。

如果,我们掌握了影像阅读法,毕生至少能多读4倍的书,如果有幸活动100岁,有可能能读12万书。这又是不一样的量级了。

读书不在于多,但如果你读得多、读得快,这真的是一种优秀的能力。

相关文章

  • 高速学习:如何用1小时的时间读完4本200页的书?

    01 读懂上面这本书《高倍速阅读法:将阅读效率提升10倍的全新学习方法》(以下简称《高倍速阅读法》)并能做到实操,...

  • 你看一本书得花多长的时间?

    如何用好60分钟高效阅读法读完一本书 我从前,阅读一本书,从头到尾看完得花上最少一个礼拜的时间。但是读完后也不知道...

  • Day101 幸福日记

    1.今天早上起床投资阅读了一个半小时,把《技巧:如何用一年时间学习十年的经验》一书读完了,并输出了2条新知行动。 ...

  • 30分钟速读你也可以

    如何用最短的时间读最多的书,特别是现在城市里的白领,没有时间读书怎么办?读完又忘了怎么办?看一本书需要一、两个月怎...

  • D018+3组鱼来与鱼往+《吉田医生哈佛求学记》读书笔记

    今天读完了第二章,学习了一个新词“时间密度”,因为使用方法的不同,一分钟的价值将迥然不同,如何用自己的规则,把时间...

  • 如何速读?

    1 核聚老师写过一篇文章《如何用半小时读完一本书》,这篇文章里他通过以下5个问题在不到20分钟的时间里读完了一本比...

  • 读《飘》后有感

    今天终于合上了那本优秀的著作,为何用“终于”二字呢,那是因为我很惭愧——用了半个月的时间才读完一本书。每当想起那些...

  • 一本指引你成为最好自己的书

    昨天学习的内容“如何用30分钟有效地阅读完一本书?五分钟预览,五分钟快速翻阅, 二十五分钟跳读重点内容。”...

  • 浅谈王者阅读法

    王者阅读法是提高速度的办法之一,合适学习成长类的书籍。多数的书没有必要全篇一字不落的读完,能够了解到作者要说些什么...

  • 思维之美——读《好好学习》

    花了两天时间读完了成甲的《好好学习》,很长时间没有这样认真仔细地从头到尾读完一本书。读完之后感触颇多。 《好好学...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高速学习:如何用1小时的时间读完4本200页的书?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vrqp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