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学习:得到专栏,熊逸书院 1.3丨《左传》的青萍之末
见:回顾一下今天的要点:
1.春秋时代的社会和秦汉以迄明清的社会非常不同。
2.封建制是一种基于宗法关系的逐级分封、化大为小的政治格局,和我们惯用的“封建社会”这个概念完全不是同一回事。
3.儒家学问最难学的既不是《论语》的“仁”,也不是《孟子》的“义”,不是任何高大上的政治哲学理念,而是那些实实在在的、繁琐到无以复加、令人生畏的仪节。
4.儒学诞生于周代封建制的土壤,和秦汉以后中央集权的郡县制社会完全无法合拍,而儒学与孔子偏偏是在集权社会里得到高度推尊,各种风浪由此而生。
感:儒家学问最难学的既不是《论语》的“仁”,也不是《孟子》的“义”,不是任何高大上的政治哲学理念,而是那些实实在在的、繁琐到无以复加、令人生畏的仪节。
礼仪,非常重要形式,传达精神,是人聚集在某种知识下的共同方式,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仪式感。周礼完全恢复是不可能的,因为社会结构变了,风俗道德有一定会变,谁的制度能够更有效地整合社会资源,谁就强大。但是礼仪的基本原理没有,在小的公司员工较少,公司可以向一个家庭,不需要有太多的约束,但是公司大了,就需要有相应的规章制度,建立自己的企业文化,每个人对公司规章制度的遵守,对企业文化的认同,就形成公司的一种礼仪。
思: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以现代概念而言,姓是一个人的根目录,氏是姓的分支,从一个姓里可以分出很多个氏。姓是血缘符号,氏是家族分支符号。周代有“同姓不婚”的传统,两家人如果不同氏而同姓,是不可以缔结婚姻之好的。
孔子姓子。子姓衍生出若干分支,其中一支以孔为氏族名,孔子就是孔氏的第六代。可以这样理解姓为籍贯,氏为出生地。
周朝开国者治理国家的办法是:治大国不妨化大为小,把子弟、亲戚、功臣分封到全国各地,分封建国,这就是“封建”。周天子和同姓诸侯一般都是叔侄关系,和异姓诸侯一般都是甥舅关系,诸侯和大夫们又在原有的亲族关系上不断联姻。
这样就能理解周朝分封制的形制构成,以及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递进关系。当时的家更多的是指一个大的氏族的意思,所以齐家就是管理好氏族重任在肩。管理好整个氏族就有了治理国家的能力,当时的国家指的是诸侯国,而诸侯国的正卿就是一国的宰相,到了平天下就是管仲相齐的目的了。
青萍之末
青萍之末语出宋玉《风赋》,可用来形容细微之处。原句为“夫风生于地,起于青苹之末,……”,指风从地上产生出来,开始时先在青苹草头上轻轻飞旋,最后会成为劲猛彪悍的大风,即是说大风是自小风发展而来。后来喻指大影响、大思潮从微细不易察觉之处源发。
今天学的文章是左传的青萍之末,指左传的起源之根,能够帮助我们拨开云雾见青天。
行:尊重礼仪,在家中是对亲情的维系;在公司,是对制度的遵守;在社会,是对社会秩序的维护。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