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许多工作了5年甚至10年以上的职场“老司机”,总觉得自己的业务已经很熟练了,套路已经炉火纯青了,可职业通道反而越变越窄,尤其是在大公司、大国企的“螺丝钉”们,如果顶头上司的座位稳如泰山,自己不知还要等多久才能媳妇熬成婆。
职场老司机,除了守住自己还引以为豪的套路之外,就只有混吃等死了吗?
就拿我这只快要发霉的女司机来说,自己辛辛苦苦建立和经营的套路,已经交给小朋友去发扬光大,那么再等3年,当她们的套路熟能生巧之际,如果我停滞不前,会不会落得个前浪被拍死在沙滩上的下场呢?
当然不能就这样死掉。记得我在大学毕业时,导师邀请我继续读博,我严词拒绝,头也不回的速速离开象牙塔,当时只有一个愿望:我想看看真正的商业是个什么样子。
于是,我来到一个小外企,从打杂小妹做起,当过客服,做过“影后”(复印皇后),接待外宾,主持活动,申报项目,撰写公文,宣传品牌,管理产品……做的越多,越觉得知识匮乏,但一直被任务推着走,懵懵懂懂,从来没停下来好好抬头看路。当自己也成为了名副其实的“老司机”,才记起很多年前“看看商业是什么样子”的愿望还没有个答案。
带着这个问题,我无意中看到一本书,顿时有种相见恨晚的感觉。不过它也让我有了新的发现:职场老司机,也有新出路。
这本书叫《认识商业》,是美国高校采用量最大的商业教科书,它覆盖商业的各个环节,将经济学和管理学融会贯通,不仅对于商科学生有用,对职场老司机来说,更能理论结合实际,查漏补缺,温故而知新,为职业发展开辟更多新鲜路径。
首先,它让我们的职业路径有更多可能。
我们以往理解的职业路径是纵向的,就是我上面描述的那样,等领导走了,自己上位。可现今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任何领域的跨界合作,只有你想不到,没有做不到。自由职业者层出不穷,人工智能来势汹汹,挑战和机遇并存。
职场老司机们,完全不需要固守自己业务上的一亩三分地,何不横向看看你的周围,其他部门,其他职能,还有那么多值得学习的技能和知识,你的周围都是老师,为什么不向这些身边的专家多多请教,让自己的认知丰富起来呢?当你成为一个拥有扎实专业技能,又具备广泛商业常识的人,你的职场竞争力会大幅提升,你的选择会更多,你能看到的机会也会更多。
当然,这并不是说要让你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你只需掌握其他职能的常识和本质,尤其是诸如营销、财务、人事、管理等关键职能,就可以了。
其次,它让我们的思考起点有更高视角。
当职场老司机拥有全面的商业知识,又能融会贯通后,就会发现在时间维度,能串联起过去、现在和未来。在空间维度,能和其他部门更好的沟通合作。思考问题的角度,也会跳出自己的职能,而站在老板的角度看到更多东西。
比如说,关于员工激励,这本书中讲到,需要从人性的角度出发,考虑员工需求,给予内在和外在的回报。想想过去,是什么让你干劲十足?现在,你有哪些不满?未来,一味的给钱,能解决所有问题吗?那个谁谁谁,老板给了他好多钱,结果人家不还是跳槽了吗?有哪些激励方式可以用于哪些人群?不同年龄层的人,有哪些特点,应该怎么区别激励?……
再比如,我们有时在跨部门沟通时会碰壁。我们总想着画在组织结构图上的“正式组织”,可有没有想过,在公司里,还有一个“非正式组织”,那里有各种派系,错综复杂的关系,有关键人物。打入这个组织内部,搞定那个关键人物,会不会更利于合作?
最后,它让我们的精神面貌有更大自信。
许多职场老司机,爱面子,不好意思不耻下问,有时不懂装懂,或是沉默不语,虽然维护了面子,但心里还是很别扭。如果有了广泛的商业常识,就等于在某些领域,从“文盲”一下子变成了“文化人”,那种自信,让整个人都神采奕奕,再也不用担心别人的话听不懂了。
比如商业中常见的GDP,IPO,PDCA,ISO等是什么意思,怎样通过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看公司的财务状况,有哪些常见的企业经营模式……知道的越多,越有资格参与别人的讨论,越能形成自己的想法,越能体现自己的价值。
职场老司机,你还整天盯着一个套路死磕到底吗?别忘了多看看周围的世界,有四通八达的新出路,通向一个更丰富的人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