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有一位朋友跟我说,我是他最佩服的三种人之一。他说他最佩服的人有三种:第一种,特别优秀还能好好工作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第二种,坚持锻炼身体,从未间断;第三种,前两者兼具。他说我是第一种。
这算是一种正面的评价吧。但是我听了这番话,却有一些别的想法。首先,我并不是他说的“特别优秀”的人。这一点我比谁都清楚。上中学的时候由于学业比较简单,又处在一个各方面都比较一般的学校里,即使不学习也能拿高分的我,难免有些自满。但是自从有一次考试成绩退步特别明显,我才恍然大悟:原来我不过是在吃老本。如果不努力的话,我将连一本都考不上。后来我靠高三一年艰苦卓绝的努力,考上了985大学。从那以后,我便很清楚的明白:自己不过是普通人,不努力马上要倒退。而如果现在的我在有些人看来算得上“优秀”的话,那也不过是我付出了一点点努力而已。
为什么我不是朋友所说的“特别优秀”的人呢?因为我心里很清楚,周围比我优秀的人多了去了。上大学的时候我便深有感触:很多人是清华北大差几分掉到本校的,而我差几分就考不上本校了。当我还在奋战六级的时候,很多人已经托福、GRE将近满分;当我还在努力考研的时候,身边的同学有的已经拿到了常青藤的奖学金。早上,无论起的有多早,校园里永远有比我更早的人;晚上,无论学习到多晚,永远有人在自习室里熬通宵。看着别人那么优秀还比我努力,再想想外面还有很多比本校好的学校,里面有更多更优秀的人……大学时期的我是在焦虑当中度过的,我因为觉得自己太不够优秀而拼命努力。
四年的大学经历给了我一个提醒:永远要待在周围人都比你优秀的环境里,才会有进步的动力。
进入到社会之后,我保持了在学校里的那些习惯,虽然偶尔也会混吃等死,但是绝大部分时候还是在不停的进步。所以,对于朋友所说的“好好工作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我还是赞同的。因为,我依然很焦虑。当周围的人都很优秀的时候,原来以为是优势的地方,发现别人都有,甚至更好,因此连个人特色都算不上了;在这样的环境,短板变得特别突出,甚至碍眼。这种焦虑迫使我不停地去学习他人身上的优点,向那些优秀的人再靠近一点。
所以,你看,保持进步没有什么诀窍,选择一个好的环境是关键。
当有人问我:你更喜欢现在的自己还是以前的自己?我会毫不犹豫的回答:我更喜欢现在的自己。因为我好不容易才成为了现在的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