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林与文明

作者: 山水本原 | 来源:发表于2020-04-02 22:27 被阅读0次

说起“丛林”这两个字,大家就会想到那原始森林,或原始草原。真正的原始丛林里没有人类文明的架构,一切依靠丛林法则来决定。丛林法则,简单来讲,就是没有人类文明的法则,丛林中的所有动物们依靠各自的本能生生灭灭,一切都是那么自然,自自然然,这就是自然。

诚然,对早期的人类来讲,并不是丛林里的王者,而是出于各种强大物种的威胁之中,人类唯一的选择就是群居中形成合力,共同抵御凶猛野兽的追击。随着火的发现、语言的产生、工具的创造,人类逐渐依赖自己后天发展的能力,逐渐战胜了威胁自己生存的物种,逐渐脱离了丛林法则的控制。

摆脱丛林法则的控制,人类却未消除丛林法则中形成的习性,每当危机灾难来临的时候,这种丛林中形成的习性就会显露出来,表现出人类内部的弱肉强食。如果人类社会按照丛林法则来运行,可以说每个人都永无宁日、成日惴惴不安。如何让人类能够生活得更好,人类社会中就需要彻底摆脱丛林规则的运行方式,于是就有了人类文明,制订了每个人都需要遵守的法度规则。由于文明的存在,让人类能够更大规模地协作起来,能够处理各种各样的复杂挑战。

文明发展起来,但似乎丛林习性从未彻底消亡,它时不时地会以符合文明要求的方式存在于文明之中。当这种符合了丛林原则的文明规则,其实是在人类文明中建立了一种人类文明的丛林法则。掌握了这些法则的人既了解文明原则,又掌握丛林原则,因而形成了一种精制的利己主义者。丛林原则维护的是个人欲望的无限膨胀,而文明原则则是主张为了全人类的福祉,克己礼让。

过度地没有节制地宣扬个人权利和个人自由的社会,却往往是多强调丛林原则,就会在人类社会中产生更多的阶层,而一旦灾难危机产生,则表现出更多的阶层间的生命差异和贵贱等级,从而出现种种惨象,电影《饥饿站台》就充分体现了制造阶层差异的规则。强调克己,将更多人的福祉摆在个人欲望前边的社会,往往是更多地强调文明原则,灾难危机来临时,会出现更多舍己为人、舍小家为大家的感人画面。不同的社会、不同的平台、不同的规则、不同的表现,孰优孰劣,灾难之时,便见分晓了。

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是,“丛林”不只出现上边的语境中,中国佛教的寺院也称为“丛林”。这种称呼最早来源于禅宗,开创者是唐朝江西奉新的百丈怀海禅师。对这里丛林的意思,可以从两个角度来理解。一种理解是,草如果不乱长就称为“丛”,木不乱长就称为“林”,“丛林”之意,就是规矩的意思。百丈怀海禅师制订的《百丈清规》规定:僧众应饮食随宜,务于勤俭,全体僧人均须参加劳动,“上下均力”,“一日不作,一日不食”。

另一种理解,禅宗的目的是悟到人的源头。但形成人和人类社会后,人就生活在文明搭建的平台中,一生都不能离开。很多人类自己制订和发展的活动,都让身在其中的人很难悟到人的源头。于是,当年释迦牟尼佛走出皇宫、远离人世,进入丛林之中修行。这相当于脱离开人类文明的平台专门悟道。后来禅宗强调人类设定的都是幻象,要有“见佛杀佛,见魔杀魔”的能力,才能透过幻象悟到实相。当然,这里的杀,不是暴力,而是只头脑透过佛、魔的名相见到背后的真实意。

透过文明,更能看到文明的真相。由于禅宗最早强调“不立文字,教外别传”,所以最早的禅宗,就类似于一个没有规则的丛林。禅宗六祖的名句“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道出了禅宗的丛林是一个真正没有规则的组织。但对于哪些尚未开悟的僧人来讲,还保留着自己内在的丛林法则,就很难处理了。虽然有禅宗的宗旨限制着人的行为,但让有好吃懒做的乱象发生。所以,百丈怀海禅师制订了《百丈清规》。可以看出,百丈清规强调僧人的行为规范,主要是克己,体现的完全是文明原则,丝毫没有让个人膨胀的内容。所以,《百丈清规》成为中国禅宗的一面旗帜,成为中国禅历久不衰的一个保障。

百丈怀海禅师制定百丈清规的禅学思想,无疑是人类未来文明可借鉴的思想源泉。

相关文章

  • 丛林与文明

    说起“丛林”这两个字,大家就会想到那原始森林,或原始草原。真正的原始丛林里没有人类文明的架构,一切依靠丛林法则来决...

  • 丛林法则与文明层次

    我们普遍都知道丛林法则不好,因为这是动物处于野蛮状态的自然法则。动物缺乏智慧,只能从本能来处理同类之间的关系,所以...

  • 文明下的丛林

    人类进入文明社会一以来,尤其是到了近代,主流社会对丛林法则开始不屑一顾。总觉得自己是文明人了,规矩规则公平成了社会...

  • 丛林里的文明

    今天我跟大家讲一下,亚马逊雨林里面的文明吧!我们先说亚马逊雨林外面的,这可是一段比较长的故事。很久很久以...

  • 只要你守得住人性,我们就能守得住国家

    面对灾难的态度,是人类区别丛林与文明的分水岭。你选择文明还是野蛮,取决于你自己。 鲁迅说,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 在...

  • 丛林社会

    听过一个说法,把社会分为丛林社会和文明社会。丛林社会,优胜劣汰,弱肉强食,谁强谁有理。文明社会,有契约精神,有规则...

  • 文明的小想法

    用文明的语言描述文明: 人类文明进化到现在, 最大的魅力, 就是文明可以扼制丛林法则的泛滥, 制定规则,尽量保障每...

  • 《手斧男孩》一个孩子教会你的生存与思考之道。

    现代文明与原始丛林的猛烈碰撞,怀着对大自然的敬畏之心,赤手空拳,你能在一望无际的丛林里生存多久?一天?十天...

  • 野兽

    我的世界里没有文明 在人类的丛林里 我是一只小心翼翼行走的野兽 不能激起嫉妒,黑暗,与杀戮

  • 德家:精油的汲取与回馈相生

    看着现代文明的高速发展,环境遭受破坏、空气污染加剧,我们渐渐远离绿色与芬芳,迷失在钢筋混凝土的丛林中。我们渴望与大...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丛林与文明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vvfp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