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朝着一个方向努力,一切都会变得得心应手。
——勃朗宁
打开简书,我通常的习惯是先点开“消息”,然后打开“提醒”,这样做可以及时了解与发布文章相关的重要信息。
在这些消息中,最令人开心的是有文章被伯乐或理事会推荐;有评论被入选精彩评论;还有一类消息,虽然不多见,但也非常重要,那就是加入简书的周年提醒消息。
我就收到了“今天是你加入简书的第五年,感谢你的陪伴,快来回顾你与简书的故事吧。”这条信息提醒,感谢简书的认真记录和及时发布的消息。
“相伴五周年快乐”的图片的确给我带来很多喜悦,不知不觉在简书已经坚持了五年,突然觉得自己坚持的毅力还可以,而且越到后来越有成就感,与简书越发地亲近,现在早已达到了不离不弃的程度。
“你在简书共写过1117篇文章,获得28037个喜欢”,这组数字却击中了我的要害。因为把它们平均到具体的时间刻度里,你马上就可以感觉到少得可怜,一年平均223篇,距离每天一更还差得很远。
回顾五年来走过的路程,其实也是个人成长的足迹,它们时快时慢,有深有浅。有向上的攀登,也有向下的滑坡,可以说一路跌跌撞撞,好在无论走在阳光大道的坦途,还是艰难跋涉的险滩,都一直奔波在向前的路上。
01 简书陪伴我前行
消息中称。“感谢你陪伴了简书五周年,简书有你真好。”而我要说的是“感谢简书陪伴了我五周年,我有简书真好。”
我自幼喜欢读书,由写日记开始,慢慢学着写文章,说得好听点那也叫创作,因此发现了简书“创作我的创作”立刻被吸引,就像孩子发现自己喜欢的美食,被诱惑得迈不动腿儿似的,马上加入进来,并学着陆续发布文章。
当然开始的时候还是很难的,不懂规则,只知道写,其实心里也是这样想的,把文章写好发出去,把简书作为存档的一个工具。有人评论了,也极少回复,更不关注别人的文章,来了就写,发完就走,独来独往。
后来又有许多事情耽搁,也是自己在简书上用心不够,有时同样写了东西,但没到简书上发布。就这样写写停停,稀里糊涂地混了两年。
从第三年开始,我便将自己参与的杂七杂八的事情进行清理,确定自己最爱、最擅长、最值得投入的事项,那就是读书创作,简书就是最适合我的平台。
找到自己的长项,找到合适的平台,朝着这个方向不懈地努力,一定会变得得心应手。
为了督促自己坚守简书这块阵地,我开始了日更。中途失败过几次,坚持日更天数多的有三次,第一次99天,第二次获得日更365徽章,现在是第三次日更了,到目前为止已坚持440天,三次加起来一共日更904天,再加上没有参加日更时写的文章,就是我这三年坚持的成果。所以说,是简书陪伴着我,监督我不停地前行。
02 拓宽读书创作的范围
刚来简书时只会写随笔,也有少量的散文,都是些简单写人记事的小文。
加入同舟学院后,学习中国古代史、中国文学史,写了一百多篇读书笔记。
加入读书社等微信群后,也写读书感悟、书评、故事、散文、诗歌。
加入同舟小站打卡活动,读书和手写摘抄打卡近300篇。
这样做无疑拓展了写作范围,提升了个人素质,提高了写作质量,也有一些作品经伯乐或理事会推荐,可以发布到排行榜上。
通过参加培训等活动,结交了不少简友,三人行必有吾师,从他们身上学到很多优秀品质和读书创作的技巧。更多的人一路携手读书创作,走得更远更好。
03 与简书不离不弃
人生漫漫,光阴最无情,什么都可以重来,唯独生命不能再来。无论是简书陪伴我,督促我进步,见证我成长;还是我陪伴简书,过去了的五年已成为历史。
《穷查理宝典》中有这样一句话:“我这辈子遇到的聪明人,没有不每天阅读的——没有,一个都没有。”在新的起点上,我会投入更大的热情,永远保持学生的状态,不忘初心,不离不弃,与简书一起成长。
我也想学着做一个聪明人,现在一有时间就忙着简书上的事情,每天必须做的事情有读书、摘抄、同舟小站打卡、小岛打卡、完成日更、互动点评等等。争取在新的一年里,自己能有长足的进步,使自己的人生过得丰盈饱满。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