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成熟的最重要的标志就是有自己独立的思考。
家长说你大学白读了,他为什么说这个话?是基于什么样的考虑?是纯粹的羞辱,还是觉得你有些地方做的不尽如人意?如果他认为你做的不尽如人意,这个是事实吗?体现在哪些方面?如果是事实,我该怎么样改进?
如果能这样去思考,每一次别人的建议或者说羞辱都是促进你进步的法宝。
但事实上,很难做到这样理性的思考。
不管对方提的建议批评是否和事实相关,是否有借鉴的意义。本人第一个反应就是,他说我这个人不好,他不喜欢我。
如果你是一个瘦子,你遭到别人的嘲笑,你好胖哦,该减肥了。你会对这样的说法嗤之以鼻。因为你心里认定它不是事实。但是如果你本身是一个胖子,而且你对这一点非常的在意,又加上别人嘲笑你胖。你整个人就不好了。
你之所以对父母的话有那么大的情绪反应,实际上你内心认可自己的大学并没有充实地度过。处于一种本能的自我防御,你不愿意去剖析反思自己,而是甩锅给父母:你居然骂我大学白读了,你不知道我很难过吗?我很委屈吗?作为家长,难道你就不应该更理解和尊重我吗?
你把父母定位为神,无所不能。他可以帮你解决你生活中的种种烦恼和困难。如果他不能提供给你情绪价值,不能提供给你物质保障,他就不是爱你。而父母提供这一切必须是无条件的。
但事实上,这个世界是平等交换原则,即使父母跟子女之间也是如此。需要父母抚养的哺乳动物,小时候都是可可爱爱的。他就需要这种幼态的可爱,激发父母的父性母性。不会说话的婴儿,看着就很可爱。他用可爱和无助激发人的保护欲望。他付出的成本是可爱和任人摆布。抚养人收获的是自己是上帝般的感觉,可以决定别人生死的感觉,被无条件依赖的感觉。随着孩子一天天的长大,他慢慢的会给父母提供情绪价值。他会用软糯的声音说,爸爸妈妈我爱你。也会身体力行地做出一些关爱父母的行为,把好吃的留给父母,帮父母做力所能及的家务。或者在学校里面取得学业上的成功,让父母感到骄傲。父母抚养小孩,付出了金钱和时间上的代价。但是也收获了看到孩子成长所带来的成就感和价值感,还有孩子对自己满满的信赖和孩子给予的情绪价值。
你理性知道父母是平凡的人。但是却希望他们是完美无缺的,是无条件可以关注你感受的。你想在父母这里不付出诸如情绪价值类的代价,就可以获得你想获得的一切。
要想得到,必有所付出。
命运给出的馈赠,都暗中标好了价格。
德不配位,必有遭殃。
在大学的生活里,你付出了什么?得到了什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