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心理自然科普
摸摸碰碰,搂搂抱抱……你喜欢吗?

摸摸碰碰,搂搂抱抱……你喜欢吗?

作者: 职心眼儿 | 来源:发表于2018-10-29 15:47 被阅读27次

文 / 董小琳

“妈妈,这本书能送给我吗?”儿子拿着一本书跑过来。

暗想——

最近没买童书啊,小家伙什么时候对我看的书感兴趣了?

原来是这本!

“你为什么想要这本书呢?”

“它摸起来好好玩。”

“欧?”

“妈妈,你看这个橙色的部分,摸起来像棉花;棕色的部分,就是纸张;蓝色的书皮太像沙子了!好神奇~”

有理有据,很难拒绝。

什么书,能让孩子都着了迷呢?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一起来读的,美国著名神经学家,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教授,大卫·林登的第二本著作——《触感引擎》。

我们之前读过林登教授的《寻找爽点》(点击书名可阅读书评)。这本《触感引擎》则沿袭了前者一贯的科研特色,从人类的脑科学出发,为我们揭示了隐藏在触觉回路中的科学真相。

用手抚摸东西,我们每天都在做。

但却很少有人真正注意过:

从皮肤到大脑,中间究竟发生了什么?

都说女人比男人敏感,到底是不是真的?

同样的季节,为什么有人已经换上了毛衣,而有的人还穿着T恤?

为什么孩子都喜欢抱抱?

……

不妨,我们今天就来一探究竟吧。

皮肤,其实是社交器官

毋庸置疑,皮肤是人类体内面积最大的器官。它掌管着我们与他人,外界环境的所有联系。其功能的强大,远远超出了“一层皮”的概念。

首先,它保护了我们体内的安全环境。

抗污防水,抵抗紫外线,关键时刻还能用自己特有的白细胞,吃掉试图入侵的微生物。有了健康的皮肤,我们才能真正的高枕无忧。

其次,它是一个传感器。

看到美丽的鲜花,我们会情不自禁地去抚摸。但是,如果不小心摸到了花枝上的尖刺,你会下意识地缩回手指,避免再次被刺疼。这就是我们通过触摸,将外界刺激传达给大脑,从而得到下一步判断和决策的过程。

最后,它还是一个通报器。

那天晚上回家,奶奶跟我说,儿子今天在小区里遇见了幼儿园的同学,对方上来就亲了儿子。

“欧?男同学,女同学?”

“女同学……”当时,小朋友的脸就红了。

虽说随着年龄的增长,有的人脸皮会越变越厚。但是在青涩的小男生眼里,被女孩子亲,还是一件挺“脸红”的事情。

这时,我们看到了,皮肤就像一个通风报信的小兵,将内心中的真实感受,告诉了全世界。

因此,除了长期对我们的身体进行保护,皮肤还是一座桥梁,将人类的大脑与外部世界联结起来。就像用梳毛来实现沟通的大猩猩一样,人类同样需要通过皮肤的接触和观察,来实现人与人之间的社交。

不要小瞧了触摸

作者在书中从动物到人类,详细论述了一个观点:

如果一个新生儿,长期得不到爱的抚摸。即使他的各项成长指标都正常。在成年以后,他患上肥胖症、二型糖尿病、心脏病,以及肠胃疾病的可能性,会比正常成长起来的人高很多。而且,在情绪方面,他也更容易出现焦虑、冲动、控制力差等问题。

由此可见,触摸对人类的正常发育,十分重要。

另外,书中还讲到了一个针对早产儿的护理方式,叫:袋鼠式环抱。

母亲和孩子胸贴着胸抱在一起,让两者的肌肤充分接触。

这样的刺激,比任何温箱的治疗都有效。

说到这,让我想起一个看过的美剧情节。早产儿经过手术抢救后,突然没了心跳。就在要宣布死亡的那一刻,一名医生抱起了婴儿,放在自己的胸口……就这样,抱了几个小时后,孩子的心跳又奇迹般恢复了。

当时看到这个桥段时,我感觉编剧实在有点不靠谱。但是,读过了书中这段,生命最初阶段与触感刺激之间的相互作用后,我相信了奇迹。

除此之外,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适当的接触同样是父母与孩子,兄弟姐妹,朋友同事之间,增进亲密的不二法宝。

甚至,作者说,团队中身体接触多的球队会更容易获得比赛的胜利。简单的撞击拳头、触碰肩膀、高举双手击掌,都能瞬间点燃整个队伍,而使团队士气高涨。在水平相当的竞技中,气势就已经决定了比赛的胜负。

皮肤,是一个超大的社交器官;

触摸,是参与社交的重要方式;

情绪,是感受触觉的决定性力量;

触觉,是点燃情绪的导火索。

最后,我想留一个问题给你:

除了重要的社交作用,触觉还有很多有趣的小常识,可以了解一下。

比如说,为什么我们自己咯吱自己,不会感觉到痒呢?

如果你知道答案,欢迎留言;

如果你不知道答案,同样欢迎留言……

—END—

不是在读书,就是在码字的小琳

如果喜欢这篇文章,不妨点击下方红心咯~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摸摸碰碰,搂搂抱抱……你喜欢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wbbt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