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了看日历,居然开始立春了。外面早已白雪皑皑,立春早已迈着她轻盈的步伐来到了我们跟前。2024年立春准确时间为2月4日,16:26:53。
立春,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为二十四节气之首。
立,“开始”之意;春,代表着温暖、生长。立春标志着万物闭藏的冬季已过去,开始进入风和日暖、万物生长的春季。
在自然界,立春最显著的特点就是万物开始有复苏的迹象。立春节气之后,气温将进一步回升,结冰的地方会慢慢融化,冬眠的动物、虫类也开始慢慢苏醒,春天的脚步越来越近了。
立春养生
春季养生要顺应春天阳气生发,万物始生的特点,注意保护阳气,着眼于一个“生”字。按自然界属性,春属木,与肝相应。肝的生理特点主疏泄,在志为怒,恶抑郁而喜调达。有目的地选择一些柔肝养肝、疏肝力理气的草药和食品,草药如枸杞、郁金、丹参、元胡等,食品选择辛温发散的大枣、豆豉、葱、香菜、花生等灵活地进行配方选膳。
在春季精神养生方面,要力戒暴怒,更忌情怀忧郁,做到心胸开阔,乐观向上,保持心境愉悦的好心态。同时要充分利用、珍惜春季大自然“发陈”之时,借阳气上升,万物萌生,人体新陈代谢旺盛之机,通过适当的调摄,使春阳之气得以宣达,代谢机能得以正常运行。
立春的风俗有哪些呢?
1、咬春
“立春”这一天,中国民间习惯吃萝卜、姜、葱、面饼,称为“咬春”。
但是各地的不同风俗又有不同的表现,在南方则流行吃春卷。
“立春”这一日,我国民间咬春的另一种食品就是萝卜。
因为萝卜味辣,取古人“咬得草根断,则百事可做”之意。
2、迎春
立春时“迎春”也是一项传统习俗。
旧俗立春前一日由两名艺人顶冠饰带沿街高喊:“春来了”,就是传统的“报春”。
立春后,人们在春暖花开的日子里,喜欢外出游春,俗称出城探春、踏春,这也是春游的主要形式。
3、打春
“打春”,是以“鞭打春牛”来“催农耕作”。
春牛有纸牛和泥牛之分,扮作芒神的人用红丝绸缠扎的鞭子猛抽春牛三下,即为“打春牛”,意为打走春牛的懒惰,督促人们在春回大地之际,赶紧耕种。
4、戴春鸡
戴春鸡是陕西铜川一带人民的古老风俗。
每年的立春日,母亲用布制作一个约3厘米长的公鸡,缝在小孩帽子的顶端,表示祝愿“春吉(鸡)”立春日,妇女用线穿豆挂于牛角,或用麻豆撤在牛的身上,认为这样做,可以使幼儿免患麻疹。
前者称为“禳儿疹”,后者称为“散疹”。
5、佩燕子
佩燕子是长安、关中一带人民的古俗。
每年的立春日,人们喜欢在胸前佩戴用彩绸剪成的“燕子”,这种风俗起自唐代,现在仍然在农村中流行。
因为燕子是报春的使者,也是幸福吉利的象征。
所以许多富有人家,都在自己厅房正中或房檐下,修建燕子窝。
6、吊春穗
吊春穗是一种传统的习俗,流传在陕西澄城一带。
每年立春日,妇女用各色布绺编成布穗,或用彩色线缠成各种形态的“麦穗”。
然后吊在小孩或青年人的身上,也可挂在牲口如驴、马、牛的身上,藉以祝福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总之,立春代表着一种希望和温暖,愿它能早日驱走积雪和严寒,给我们带来好运。
![](https://img.haomeiwen.com/i28936857/10649e80dad89cd6.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