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散文和诗
却是无中最动人

却是无中最动人

作者: 清泉石上流的简书 | 来源:发表于2019-02-14 22:35 被阅读15次
    却是无中最动人

                    却是无中最动人

    ——王君老师“空白还原修补法”研究

    对于一篇文本,我们常说要在字里行间阅读。诗意语文王崧舟老师对其解说:字与字之间是什么?是空白。行与行之间是什么?是空白。字里行间阅读,就是在空白处阅读,读到一种言外之意、弦外之音、空谷之响、韵外之旨。在王君老师的诸多教学方法中,有一个特别青春的方法,那就是“空白还原修补”法。这个方法的要诀是“发现‘语言罅隙’,然后探究这个‘罅隙’产生的深层原因,最后‘回填’”(王君语)。在我的理解里,“空白还原修补”法,就是在文字表面的“无”中教出深藏的“有”来。下面,我就以王君老师的几节公开课为例,来研究一下这种教学方法。

    一、道是无情却有情,探父子嫌隙

    《背影》这篇文章,因为父子之间恩恩怨怨的矛盾,文中情感百转千回、复杂幽微。这篇文章放在初中,学生理解起来是有难度的。学生能否学深学透,关键在于老师的解读和引导。王君老师在《背影》一课中,两次运用“空白还原修补法”,学生得以在躲躲闪闪的显性的文字下面,发现流淌着的隐性的情感波涛。

    第一次,王老师抓住关键词“冬天”步步深入,设置如下填空:

    近几年来,父亲和我(      )东奔西走,(    )家中光景是一日不如一日。

    要求学生用关联词语填空。学生很快达成共识,这句应该是:

    近几年来,父亲和我 (虽然 )东奔西走, (但是 )家中光景是一日不如一日。

    这是何故?父亲,“少年出外谋生,独力支持,做了许多大事”;朱自清,是北大才子青年才俊。父子二人东奔西走,却抵不住家道中落的步伐,那一定是社会出了问题。王君老师认为:如果民众靠智慧和诚实艰辛的劳动都换不来幸福美满的生活的话,那可能就不是个人问题,而是社会问题了。由此,得出当时正处于“社会之冬”的结论,就水到渠成了。处在季节之冬、社会之冬、生命之冬、事业之冬的父亲,生之苦痛。

    第二次,王君老师抓住关键词“泪”。讲《背影》,“泪”是无论如何都绕不开的点。因何流泪,王君老师教得更深更实。仍然是“空白还原修补”:

    我与父亲不(      )相见已两年有余了。

    为什么朱自清先生不用“分别”二字,而用了字数更多的“不相见”?这“不相见”是不“(    )相见”?

    学生填词:不能相见、不愿相见、不敢相见、不必相见、不忍相见……

    互相爱着的父子,却彼此伤害,想见却不相见。虽然不相见,但是长相忆。即使长相忆,终是不相见。这一对父子为何在两年的时间内只能长相忆却不能常相见呢?父子心路蜿蜒漫长,有太多不能为外人道来的家庭矛盾,旷日持久的战争,专权专制的父亲和血气方刚的儿子僵持不下,导致两年来,二人竟不相见。

    不是老师讲授,是让学生依空寻踪发现矛盾的,在这里驻足凝神,通过回填修补,难言的家庭之隐,遮遮掩掩欲说还休的情感,学生们就能深切地感知。这对父子,爱之艰难。

    上好一节课,是一个大工程。先得把文本读厚,王君老师关于《背影》的文本解读“生之苦痛与爱之艰难”,洋洋洒洒近五千字。再得把教材教薄,一边是意味深长的经典文,一边是阅历尚浅的少年人。这架路铺桥跨越千山万水让经典文走进少年人的方法,是语文老师的“看家本事”。《背影》一课,王君老师通过两个简单的填空,起到了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二、看似无言亦传神,明散步妻贤

    莫怀戚先生的《散步》是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课文。文短事小语言耐品。这篇散文,人物形象理解起来比较容易。“母慈、儿慧、我孝、妻贤”,一家四口中,母、我、妻,三人各说一句话,老师可以带领学生沿着语言的“藤”,找到人物形象的“瓜”。只有妻子无言,没有对她进行正面描写。她的贤惠,是通过“我”的侧面叙述体现出来的。对妻子的侧面叙述有两处:

    1.妻子呢,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

    2.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

    王君老师在感知妻子形象时,采用“空白还原修补法”,设置这样一个问题:

    我说:“走大路。”

                妻子说:“ (              )。”

    这一填空,把妻子从幕后请到了台前,让学生结合文中内容揣测妻子会怎么说。孩子们的答案五花八门,但是任何一个没有仔细揣摩的答案,都会迅速引起其他学生的反驳,因为那个答案里,妻子可能不够贤惠。这样在“无”中生出“有”的设计,使得学生对妻子贤惠的认知,从贴标签式的浮光掠影变为形象立体的直观感知,跃上了一个新台阶。由此归纳出:

    神奇的写人技巧——

    一“言”可传神
    无“言”亦传神

    王崧舟老师说:语言敏感,就是见微知著,就是洞察一切,就是窥斑见豹,就是见人所未见、发人所未发。文本从灵魂深处发出的声响,因为藏得深,所以声响细;因为传得远,所以声响微。王君老师,无疑是能够听见文本细微声响的老师。

    还是散步。还是填空。

    我们在阳光下,向着那菜花、桑树和鱼塘走去。

    王君老师如此设计:

    我们在阳光下,向着那菜花、桑树和鱼塘走去。就是向 (        )走去!

    这个空,激起学生思维的火花,噼里啪啦,课堂瞬间活泼起来。答案缤纷绽放:就是向和谐走去、就是向快乐走去、就是像美丽走去、就是向幸福和美满走去、就是向红红火火的生活走去。蕴含在景物中的美好诗意,被发现,被欣赏,完全呈现在学生面前了。

    三、唯有无声最动人,感杨绛隐情

    文学批评家金圣叹曾言:“吾最恨人家子弟,凡遇读书,都不理会文字,只记得若干事迹,便算读过一部书了。”现今,这样的“子弟”,何其多也。语文老师的职责就是在“记得若干事迹”外,教会学生“理会文字”。“理会文字”,是语文教学的正道。

    《老王》是杨绛先生的一篇散文。“看起来平平淡淡,无阴无晴。然而平淡不是贫乏,阴晴隐于其中”(林筱芳语)。如何在平淡的文字中发现情感的“阴晴”?如何破解杨绛的心灵密码?对语文老师而言,是一个巨大的挑战。王君老师仍然采用了“空白还原修补法”。

        他还讲老王身上缠了多少尺全新的白布——因为老王是回民,埋在什么沟里。我也不懂,没多问。

    我也不懂,没(        ) 多问。

    (没兴趣多问?没忍心多问?没敢多问? 没脸多问?没功夫多问?没心情多问?没勇气多问……)

    在看似无疑处设疑,将学生的思维引至文本深处,引至杨绛的内心深处——因为心中有愧而没敢多问;因为不够关心而没想多问;因为心情很坏而没心情多问;因为不想接受这个事实而没勇气多问。

    明明该问,却“没多问”!这“没多问”就是言语间的破绽处,就是文字中的“罅隙”处,揪住这个点不放,由不正常的“没多问”引出“文化大革命”的社会背景,进而破开“幸运”的表面,抵达“不幸”的内核。杨绛的“另有隐情”,学生就能深深理解了。课堂的自然而然,是老师苦心经营后的浑然天成。

    一篇文本,茫茫字海,总有撬动课文的支点。这支点,有时是一个关键句,有时是一个中心词,有时是一字一标点。王君老师的实践告诉我们,有时撬动课文的支点是藏在字里行间的某个“罅隙”。“却是无中最动人”,让我们寻寻觅觅,上下求索,在文本中找到更多这样的“罅隙”,倾听更多文本深处的细微声响。

    参考文献:

    [1] 王崧舟.《王崧舟讲语文》[M].语文出版社,2010-3(77)

    [2] 王君.《王君与青春语文》[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1(162)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却是无中最动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wfue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