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小学二三年级的时候,第一次学写作文,老师给的命题是《我的母校》。我把我们小学校园描绘了一通,包括进门看见什么,左边有什么,右边是什么。
后来这篇作文被老师拿来在课堂上诵读,当时他边读边笑,说我是数萝卜下窖,但是言语间也有满满的肯定,全班就我这一篇作文被拿来当范文了朗读了。
至今仍然记得,当时我用了一个“天女散花”来形容校园里凋零的桃花。
人生的第一次作文得到了肯定,内心既是喜悦又有些得意,从那时起,隐隐觉得在写文这方面我是有一丝天赋的。
这天赋来自我的父亲,我父亲一直喜欢诗词歌赋,喜欢写毛笔字。家里的书籍算不上特别多,但在我们那的乡村来说已经不错了。
我在家里翻箱倒柜,看他的书,有小说,也有《千家诗》之类的。
后来又在我堂哥那里看了许多武侠小说,厚厚的《射雕英雄传》在我小学时期就已经看过两遍了。
那时好读书不知甚解,只要情节曲折或者文笔优美我都能看得起劲,看书没有什么方法,也不写心得。
我的这种坏习惯一直持续了很久很久,直到最近才像要彻底改变。
初中的时候也曾有过在课堂上看小说被老师没收的经历。后来我的作文也经常得到老师的夸奖和诵读。
再后来在中考和高考的压力下,我把精力全部放在课业上,不怎么看书了。但是对语文还是情有独钟,中学语文里的诗词歌赋,文人墨客的才情韵事都极大促成了我对文学的喜好。
那时的我除了作文被老师称赞,也偶有语文成绩全校第一的时候。
但是在文理科选择的时候,我和其他大部分同学一样毫不犹豫地选择了理科,那时我们周围的风气是只有成绩差的人才会读文科。
这大概是我走的第一次弯路吧,我并没有真正思考过自己到底喜欢什么,更没有想过以后要从事什么样的工作。
后来高考成绩出来了,看着五花八门的大学专业,凭着感觉选了广告学,当时只是模糊地觉得这是离文字最近的专业了。
大学的时候陪同学一起去参加文学社,随随便便就参加了一个考试,然后我被录取了,虽然我并没有报名。
那时的我还是糊涂懒散的,仗着自己有那么一点天赋并不十分努力,偶尔写点诗歌、散文,偶尔看看书。大量的空闲时间谈恋爱、睡觉。
大学毕业后我继续着我的弯路之旅,没有从事广告文案的工作,反而做起了设计,一个蹩脚的并不十分热爱自己本职工作的设计。
这一做就是经年,2018年底在简书和豆瓣上看了一些朋友的经历才恍然大悟,突然明白了自己的内心和方向。我虽然一直在兜兜转转,但是心底始终有个声音在告诉我:你还有一个爱好,你还有一丝天赋,你还可以随时拾起从头再来。
是的,2019年我准备重新出发,一路写下去,关乎初心,关乎远方。
网友评论